问题 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韩非子的寓言中,“墙”是他劝说君主的载体,“木之折也必通蠹,墙之坏也必通隙”。

在苏东坡的《蝶恋花》里,“墙”是他对青春美的向往,“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1993年北大推倒南墙办商业街,8年后,北大拆除商业街,恢复南墙。北大南墙的推倒与重建,曾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有人说,这南墙,正是北大精神的象征。 生活中,“墙”无处不在。有的“墙”有形,有的“墙”无形。有形的墙,让我们有股情绪在胸中默默流淌;无形的墙,让我们有种思想在心中高高飞翔。

请以“就是那一堵墙”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答案

[例文]                           就是那一堵墙

阳光穿过稀疏的云层点亮了大地,我向往阳光,但我依然被一个巨大的身影笼罩。这个巨大的身影如墙一般,在我的童年,在我的少年,留下深深的印记,也注定影响着我的将来——那就是您呀,父亲!

一、回忆那一堵墙

你高高大大地耸立在我面前,对此我很不满,那时候,您可恨地剥夺了我童年美丽的时光与欢乐。

您总是自己贪婪地享受着阳光,忽视了我含泪的目光。我说,我想看电视,我想与好伙伴一起嬉戏玩耍,我想得到那些活蹦乱跳的玩具,您总是以一言不发的方式否定我。

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我有了翻越您的念头,我用了很多办法,但最后还是行不通,可能那时,我还小,无法越过高大的您。我气愤地对您发泄着,用各种手段打击您,为的是把您推翻,虽然您已经伤痕累累,但依然高大的您让我无法翻越。我气愤而又无奈。

二、接受那一堵墙

那些年发生的一切的一切让我发现,想翻越您是不可能的了,我依然处在您身影笼罩的空间中,没有风、没有雨,一切都很平静,也很安全。有点小聪明的我在这空间里找到一点小乐趣,无忧无虑,我满足但我也向往墙外的风景。

时光悄悄地流逝,我慢慢地长高,感觉您不再像以前那么高大了。调皮的我蹦着,试图看看墙外的风景,结果成功了。于是我心中又一次萌生了翻越您的念头。

我用力一跃,一只手抓到了墙顶,然后另一只手也试图抓住,差一点我就办到了。但是我双脚没有施力的地方,导致我像小猫一样挂在那环视四周。我不认为我是窥看,因为那些应该属于我,早在多年以前。我无奈而又满足。

三、翻越那一堵墙

我看见太阳一次次的升起落下,却没有抓住它的光。我在平静中长大,此时的我可以轻易地看到墙外,好奇心促使我翻越了您。

我没有多想,因为对美丽复杂新环境的向往是天性,虽然很陌生,但我早已无数次看过它。

我越走越远,您没有阻止我,因为您知道,该是放手的时候了。我快乐地漫步在这美丽绝伦的空间中,全然忘记了美丽的地方也有陷阱。我为我的好奇心付出了代价:美丽的背后狂风来袭,我打着哆嗦,倾盆大雨迎面泼向我蜷缩的身子。当我后悔离开那堵墙时,回头,却没有看见你不再高大的身影。因为您知道,不经历风雨的小草是无法抽出绿芽的。

四、怀念那一堵墙

怀念是因为再也回不到您庇护的时光,伤痕满身的您又一次无声地告诉我:“孩子,别再回来了,你长大了,我这堵墙再也不能为你挡住什么了。”

我咬着牙落泪了,因为痛并快乐着。

我想叫您一声父亲,感谢您十八年的沉默寡言。

我想叫您一声父亲,眷恋您对那个揪心的儿子的爱。

我想叫您一声父亲,纪念那些您为了我而日益苍老的容颜。

岁月毫不留情地在您的额头刻上时光的印痕,此时,凄美的绝唱唤醒我锥心的痛,这十八年,您付出了多少艰辛!

那曾经高不可攀、现在依然矗立却斑驳满身的墙是我记忆中凄美的绝唱!

我爱您,父亲!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就是那一堵墙”中的关键词是“墙”,根据材料,可以写有形的墙,也可以写无形的墙,或者既写有形的墙,也写无形的墙。比较而言,后两种写法联想、发挥的余地比较大。如果选择第一种写法,可以选择一种或几种有关联的墙,深入挖掘,展开议论,写出新颖独到的见解,或者写与“墙”有关的人和事,表现一个比较深刻的主题。如果写无形的墙,一定要明确写出“墙”在文中比喻什么,不能飘忽不定、含糊不清。根据材料,“墙”可以是“邪恶”之墙,阻碍沟通、破坏统一之墙,也可以是某种精神、品质、形象的象征。可以选择各种角度来组织材料,比如我们需要或不需要“那一堵墙”,面对“那一堵墙”应该怎么办,是拆掉“那一堵墙”,还是重建“那一堵墙”等。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