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正常人呼吸与脉搏之比为()

A.1:1

B.1:2

C.1:3

D.1:4

E.1:5

答案

参考答案:D

阅读理解与欣赏

课外阅读。

母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西部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限定为三斤。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都依赖这三斤珍贵的水,而这些水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

  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终于有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的老牛挣脱了缰绳,闯到沙漠里运水车必经的公路旁。运水的车来了,老牛迅速冲上公路,司机紧急刹车,军车停了下来。老牛沉默着立在车前,任凭司机怎样呵斥驱赶,它就是不肯挪动半步。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双方仍然僵持着。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般倔强。人和牛就这样对峙着,运水车不能前进。性急的司机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仍然一动不动。

  后来,牛的主人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

  老牛凄厉的叫声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风,显得分外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接受一次处分。”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盆水——三斤左右,放在牛的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头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不远处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中,它们就掉转头,慢慢往回走去。

(1)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动 né(  )nuó(  ) 强 jué(  )juè(  ) 贪 lán(  )nán(  )

(2)给多音字注音。

车(  ) 那(  ) 分(  ) 四(  )

(3)词语巧搭配。

(  )的主人  (  )的叫声  (  )的故事

(  )的牛背  (  )的水   (  )的老牛

(4)填空。

这是一头(  )的老牛,一头(  )的老牛,一头(    )的老牛。

这是一个(  )的故事,一个(  )的故事,一个(    )的故事。

(5)文中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用心读这个真实的故事,想象当时的情景,把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与欣赏

文言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鱼我所欲也》)

1、解释划线的字:

(1)为身死而不受。                         

(2)是亦不可以乎?                           

(3)故不为得也。                         

2、《鱼我所欲也》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                                                    

3、《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                                    ,由此我们可联想到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                                                                           、                                      

4、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进一步阐述孔子的思想,表明儒家的生死义利之辩的句子是:

                                                                                                                            

5、本文所运用的论证方法有:                                                                                        

6、翻译如下句子: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