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问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的意思。

(1)屋舍俨然 ________________  

(2)便还家 ________________  

(3)迷     ________________ 

(4)病终   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项加粗字与现在意思一样的是(    )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不足为外人道也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本文采用层层设疑的写法,既表达了作者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也能激发读者的兴趣。     

B.见到村中人的生活状况,渔人“乃大惊”,说明眼前的场景是他先前所未见过的。  

C.渔人“处处志之”,却“遂迷”,让故事亦真亦幻,具有较浓的传奇色彩。     

D.对于桃花源,刘子骥之后就无人“问津”,似乎也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5.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理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整齐的样子;(2)通“邀”;(3)迷失;(4)不久

2.A

3.(1)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2)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标记。

4.C

5.寄托了陶渊明对没有阶级压迫剥削、没有掠夺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而宁静淳朴的社会的向往,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愿望,集中反映了对黑暗现实的愤恨。然而终究是幻想,不可能实现。

(意思对即可)

问答题

某监理公司承担了一机电安装工程施工阶段(包括施工招标)的监理任务。经过施工招标,业主选定A工程公司为中标单位。在施工合同中双方约定,A工程公司将没备安装、配套工程和桩基工程的施工分别分包给B、C和D三家专业工程公司,业主负责采购设备。
[问题]1. 该工程在施工招标和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述事件:
1.施工招标过程中共有6家公司竞标。其中F工程公司的投标文件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后半小时送达;G工程公司的投标文件未密封。
评标委员会是否应该对这两家公司的投标文件进行评审为什么
2.桩基工程施工完毕、已按国家有关规定和合同约定做了检测验收。监理工程师对其中5号桩的混凝土质量有怀疑,建议业主采用钻孔取样方法进一步检验。D公司不配合,总监理工程师要求A公司给予配合,A公司以桩基为D公司施工为由拒绝。
A公司的做法妥当否为什么
3.若桩钻孔取样检验合格,A公司要求该监理公司承担由此发生的全部费用,赔偿其窝工损失,并顺延所影响的工期。
A公司的要求合理吗为什么
4.业主采购的配套工程设备提前进场,A公司派人参加开箱清点,并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因此增加的保管费支付申请。
监理工程师是否应子以签认为什么
5.C公司在配套工程设备安装过程中发现附属工程设备材料库中部分配件丢失,要求业主重新采购供货。
C公司的要求是否合理为什么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