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1)~(5)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1)解释文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①布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卑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子中“以”字的含义。
①咨臣以当世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及卒,如其所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中,包含一个成语,这一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
(5)由【乙】文中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平民百姓 ②地位低下,学识浅陋
(2)①把 ②以至
(3)①在军事失利时接受重任,在危急关头接受使命。
②到诸葛亮死时,情况果然如他说的一样。
(4)三顾茅庐或临危受命
(5)尽心为国,不谋私利;一代贤相,为蜀汉 *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刘备父子忠心耿耿等等。【甲】【乙】两文都表现了诸葛亮尽心为国,鞠躬尽瘁,忠于刘氏父子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