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变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下资本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层的人竞争。这样,君主们就被完全解除了监督私人产业、指导私人产业,使之最适合于社会利益的义务。
——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二 根据工业复兴法,成立了有大银行家、工业家和经济学家参加的全国工业复兴局,由国家监督生产,调节各企业主之间的关系。各企业分成十七个部门,每部门公布“公平竞争法规”,规定产品的产量、质量、市场分配和产品价格、工资和工时。
——北京师范大学编:《史学评述》l982年第l期
材料三 直到2000年12月克林顿任期结束时,美国经济连续增长了112个月,超过了美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增长期。特别是1996年起,年实际增长率达到4%,而且与此同时,美国经济保持着较低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1999年这两项指标分别为4.2%和1.9%。
——《读书》2003年第3期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什么经济思想?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作者提出这种观点的目的。(5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说明国家 * * 在社会经济中的职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当时的美国状况分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5分)
(3)材料三表明美国经济形成了什么新的发展模式?根据材料概括这种发展模式的特点。(5)
(4)依据上述材料,说明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的原则。(3分)
(1)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或自由放任思想)。(1分)目的:工业革命以后,资产阶级希望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要求自由经营、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以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4分)
(2)变化:由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经济。(2分)原因:自由放任政策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的新发展;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加剧了危机;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罗斯福上台后实行了“新政”。(3分)
(3)模式:发展“新经济”(1分)特点:稳定增长;保持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4分)
(4)经济政策应根据现实需要不断调整;改革是克服社会危机,兴利除弊,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重视科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等。(3分,只要言之有理,答出三点即可)
题目分析:(1)结合材料中“听其完全自由”以及《国富论》可以推断出该思想为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或自由放任思想)。根据“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君主们就被完全解除了监督私人产业”可知:工业革命后,随着资产阶级力量发展,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要求自由经营、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以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从材料中的“由国家监督生产,调节各企业主之间的关系”,可概括为由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可知,无论自由主义还是国家干预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得到高度发展,自由放任政策无法调节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1929年至1933年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胡佛政府不干涉经济的原则加剧了危机的程度;为了摆脱经济危机,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罗斯福实行“新政”。归纳即可。
(3)从材料中“克林顿卸任、连续增长了112个月”,结合所学可知该发展模式为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经济”。根据“连续增长了112个月、年实际增长率达到4%、保持着较低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可直接概括特点为:稳定增长;保持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
(4)从自由主义到国家干预可以得出经济政策应根据现实需要不断调整;从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可以得出改革是克服社会危机,兴利除弊,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从美国新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可以得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重视科技。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变化可以得出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