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8分)2010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70周年,九(7)班同学围绕“历史与现实的反思”这一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选取了以下素材,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英国经济状况表
国家 | 时间 | 人口 | 生产方式 | 经济总量占世界位次 |
中国 | 1820 | 3.8亿 | 手工生产、牛耕 | 第一 |
英国 | 1820 | 几千万 | 机器生产 | 第四 |
材料三:“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马克思
据材料一,说说中英两国在经济上(或生产方式上)的差异。(2分)
有人说:“鸦片战争实质上是先进制度与落后制度的对抗。”请问:鸦片战争前,中国与英国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2分)
据材料二,说说清政府战败的原因?(2分)
“灾难引发思考,思考引发进步”。试结合中 * * 历经一系列灾难后奋发图强的某一事例说明材料三所示论断的正确性。(2分)
答案
(1)中国是生产力落后的农业国家,英国是一个社会生产力发达的工业国家。(2分)
中国推行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2分)
清政府统治腐朽,经济衰落、军备废弛等。(2分)
(4)如: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戊戌变法,开启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等。(2分)
(1)通过材料中生产方式和人口数可以看出中国依靠的是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英国则是工业革命粥的机器生产,是机器化的生产国家。(2)鸦片战争的失败是封建政府的腐败,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先进。(3)材料中可以展现出的是政治统治的腐败,经济的落后和军事的废弛。(4)根据所学,在民族危机背景下,中国开始缓慢的近代化,洋务运功和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