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分)美同柯达公司130多年的兴衰史,见证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柯达公司发展大事记:
1、1879年,美国人乔治·伊士曼为自己的干版涂片机器申请专利。 2、1883年,伊士曼发明胶卷。 3、1888年,第一台可拍摄100张相片的柯达相机问世,伊士曼设计了:“您只需按一下按钮,其余的我们来做”的广告词刊登在杂志、报纸上,该广告很快便家喻户晓。 4、1898年,柯达在英国成立子公司,成为跨国集团公司。 5、1919年,伊士曼设立了分红,每位员工都可获得高于工资的奖金。他还将其拥有的三分之一公司股票赠与其员工,再后来他开始履行建立退休金、人寿保险和工伤保险的计划。 6、1929年,推出第一盘为有声电影设计的彩色胶片。 7、1930年,柯达占世界摄影器材市场75%的份额,利润占这一市场的90%。 8、1963年,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遇刺的历史瞬间被柯达相机拍下。 9、1969年,阿姆斯特朗登月时用柯达立体摄像机拍下“人类一大步”。同年,柯达因开发供电视使用的快速彩色胶片冲洗而获艾美奖。 10、1986年,设计制造了全球第一部140万像素影像感应嚣,该技术被美国航天局用于探索火星。 11、1998年,柯达与中国政府签订了“全行业合资计划”,柯达与厦门、汕头等6家国有胶卷企业进行合资合作。 12、2012年,由于在传统胶片市场的巨额投资,转向数码市场的步伐缓慢,巨额亏损使柯达向法院提交破产保护文件。 |
(1)据材料概括19世纪末柯达公司迅速崛起的原因。(6分)
(2)伊士曼在企业管理方面十分重视改善员工福利待遇,对此你如何评价?(4分)从1930年的统计数据看,柯达公司在该行业中处于什么地位。(2分)
(3)请概括柯达与中国政府签订“全行业合资计划”的背景。(6分)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柯达公司为人类文化事业作出的贡献。(6分)有人说“柯达成也胶卷,败也胶卷”,你如何理解这句话。(3分)
(1)崛起原因:重视发明专利;注重广告宣传;实行跨国经营。(6分)
(2)评价:这是企业内部的生产关系调整;缓和劳资矛盾调动了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对二战后资本主义企业的调整产生了深远影响。(共4分,答出2点即可)
地位:垄断。(2分)
(3)背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国有企业止在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6分)
(4)贡献:推动影视摄影艺术的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为史学研究提供大量宝贵的第一手影像资料。(6分)
理解:柯达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因为胶卷方面的多项发明而全球领先,但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时因为在胶卷的巨额投资而耽误了向数码市场的转型。(3分,答出1点得2分,答出2点得3分)
题目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1879年,美国人乔治·伊士曼为自己的干版涂片机器申请专利”、“广告词刊登在杂志、报纸上,该广告很快便家喻户晓”、“柯达在英国成立子公司,成为跨国集团公司”中,可以得出19世纪末柯达公司迅速崛起的原因:重视发明专利;注重广告宣传;实行跨国经营。。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材料中改善员工福利待遇的措施要从多个方面来分析:这是企业内部的生产关系调整;缓和劳资矛盾调动了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对二战后资本主义企业的调整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材料中信息“1930年,柯达占世界摄影器材市场75%的份额,利润占这一市场的90%”,可以得出柯达公司在该行业中所处的地位。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1998年,柯达与中国政府签订了“全行业合资计划”,柯达与厦门、汕头等6家国有胶卷企业进行合资合作”,要注意“1998年”这个时间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时中国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的角度,分析得出答案。
(4)根据材料信息“1929年,推出第一盘为有声电影设计的彩色胶片”、“ 1963年,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遇刺的历史瞬间被柯达相机拍下”、“1969年,阿姆斯特朗登月时用柯达立体摄像机拍下“人类一大步”。同年,柯达因开发供电视使用的快速彩色胶片冲洗而获艾美奖”、 “1986年,设计制造了全球第一部140万像素影像感应嚣,该技术被美国航天局用于探索火星”,可以得出柯达公司为人类文化事业作出的贡献。对“柯达成也胶卷,败也胶卷”的理解:柯达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因为胶卷方面的多项发明而全球领先,但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时因为在胶卷的巨额投资而耽误了向数码市场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