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萧诚自务札翰,李邕恒自言别书,二人俱在南中。萧有所书,将谓称意,以呈邕,邕辄不许。萧疾其掩己,遂假作古帖数幅,朝夕把玩,令其故暗,见者皆以为数百年书也。萧诣邕云:“有右军真迹,宝之已久,欲呈大匠。”  李邕欣然愿见。萧故迟回旬日,未肯出也。后因论及,李固请见,曰:“许而不出,得非诳乎!”萧于是令家童归见取。既至,李寻绎久,云是真物,平生未见。在坐者咸以为然。数日,萧默候邕宾客云集,因谓李曰:“公常不许诚书,昨所呈数纸,幼时书,何故呼为真迹?鉴将何在?”邕愕然曰:“试更取之。”及见,略开视,至床上,曰:“子细⑩看之,亦未能好。”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有删改)  

[ 注] ①札翰:这里指书法。②李邕:唐代书法家。③别:鉴别。④许:赞扬。⑤右军:即东晋书法家王羲之。⑥大匠:指某方面造诣很深的人。⑦迟回:指拖延。⑧寻绎:这里指反复研究。⑨床上:指座榻。⑩子细:即仔细。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朝夕把玩,令其暗  (陈旧)

B.有右军真迹,之已久(珍爱)

C.而不出,得非诳乎  (答应)

D.昨所呈数纸,幼时(文章)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呈邕          必分人  

B.萧疾掩己  如土石何  

C.谓李曰     宅边有五柳树,以为号焉  

D.子细看     当余从师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  在坐者咸以为然。                                      

②  何故呼为真迹?鉴将何在?                                        

4 .结合文中材料,对李邕这一人物作简要评价。

                                                                                  

答案

1.D

2.A C

3.①在座的人都认为说得对。  ②为什么说它是右军的真迹呢?鉴别力到哪里去了呢?

4.在不明真相之前,李邕拿着赝品”,说”;得知真相后,他”,说,亦未能好”。这表明李邕是一个虚有其名、知错不认错而又迷信权威的人。

解答题
问答题

1997年6月,三洋公司与国安公司签订电脑主板的购销合同,约定由三洋公司向国安公司订购300套X型电脑主板,价款50万元,由三洋公司签发收款人为国安公司,票据金额为50万元,付款期为3个月的银行承兑汇票,并经该公司提请其开户行M银行承兑以后,交付给国安公司。国安公司则在收到三洋公司交付的汇票后20日内,以送货上门方式交付货物。三洋公司依约向开户行提出了承兑汇票的申请,M银行亦同意承兑,但基于对国安公司的商信的信赖,特在《承兑协议书》上写明“本行仅保证到期向国安公司支付票款”,后又把这一文句记载在汇票承兑栏上。国安公司接受了该汇票后并未提出异议,依约交了货。在距离汇票到期还有2个月时,国安公司因急需现金周转而持该汇票向自己的开户行K银行申请贴现。K银行对M银行的记载表示忧虑,要求国安公司的母公司泰安公司在汇票上签署保证。泰安公司在汇票的背面签署了保证文句,记载了自己的住所,签署了公章,并注明:贴现率必须低于3%,否则,不承担保证责任。然而,国安公司最终同意贴现率定在4%,并于签署保证的当日办理了贴现手续。汇票到期后,承兑行拒绝付款,理由是K银行并非其承诺付款的收款人。泰安公司也拒负保证之责,理由是债务超出了其保证范围。三洋公司则称,汇票的资金早在汇票到期前2日,已经划入M银行,汇票为合法结算工具,本公司与国安公司银货两清,故不再承担任何责任。
问:

三洋公司的理由是否成立,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