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东坡志林·记承天寺夜游》)   

  【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     

【注】①木末:树梢。②死敌:死于敌手。③死法:死于军法。④恁么:如此,这样。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怀民亦未______________

(2)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_____             

(3)余寓居惠州嘉祐寺______________

(4)思欲就亭息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怀却有共同之处,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睡觉  (2)只,只是  (3)曾经  (4)到,靠近

2.(1)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草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2)于是(或“因此”,“由于这”等)(我)如同上钩的鱼儿,忽然得到解脱。     

3.乐观、旷达(或“豁达、洒脱”等);随缘自适(或“随遇而安”“善于自我排遣”等)。

填空题

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

信息① 原子半径大小:A>B>C>D

信息② 四种元素之间形成的某三种分子的比例模型及部分性质:

甲: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乙:无色,无味而易燃,是21世纪的主要能源。

丙:有强氧化性,可以用于消毒杀菌。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丙           (写化学式)写出其分子的的电子式         

(2)写出A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                。将该元素的单质溶于水,形成的平衡体系中所有离子的浓度按由大到小排序:                                

(3)B形成的单质晶体可能为         

A.离子晶体      B.分子晶体       C.原子晶体      D.金属晶体

(4)C的同主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存在着相似性和递变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H2O、H2S、H2Se、H2Te的顺序依次减弱

B.其氢化物中的键长按O—H、S—H、Se—H、Te—H的顺序依次减小

C.其氢化物的沸点按H2O、H2S、H2Se、H2Te的顺序依次增强

D.其阴离子的还原性按O2–、S2–、Se2–、Te2–的顺序依次增强

(5)与氩原子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的微粒有HCl、H2S、PH3、SiH4,以及还有_______ 、___________等(例举两种即可)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