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洗掠并放火烧毁了历时150年而建成的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材料二:1894年9月,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材料三:1900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在北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上述八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两条基本主线,请分别写出与三则材料对应的反映中国人民抗争的一则史实。(6分)

(2)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导致台湾成为列强的殖民地?(3分)

(3)为什么说《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6分)

答案

(1)与材料一对应的史实是: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等;与材料二对应的史实是:邓世昌英勇抗击日本舰队、台湾军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等;与材料三对应的史实是: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等。评分说明:答出每则材料对应的一则史实即可,每点2分,满分6分。

(2)《马关条约》3分。

(3)重点从《辛丑条约》内容进行分析:一是“清政府赔偿列强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收作担保”,中国人人均要负担一两白银,赔款数额之巨大,远远超过前期的各个不平等条约,极大地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同时清政府海关利益也为列强所有。二是“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说明清政府已放弃了保护人民利益,而将保护列强的利益作为职责。三是“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说明清政府已放弃了国防,首都已不能设防。四是“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说明列强已在中国的首都驻兵,清政府已无力保护首都。评分说明:只要能围绕条约的内容回答即可酌情给分,满分6分。

题目分析:(1)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两条基本主线,与材料一对应的史实是: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等;与材料二对应的史实是:邓世昌英勇抗击日本舰队、台湾军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等;与材料三对应的史实是: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等。

(2)《马关条约》规定,割台湾给日本,所以导致台湾成为列强的殖民地。

(3)之所以说《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因为:“清政府赔偿列强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收作担保”,中国人人均要负担一两白银,赔款数额之巨大,远远超过前期的各个不平等条约,极大地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同时清政府海关利益也为列强所有。二是“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说明清政府已放弃了保护人民利益,而将保护列强的利益作为职责。三是“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说明清政府已放弃了国防,首都已不能设防。四是“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说明列强已在中国的首都驻兵,清政府已无力保护首都。

点评: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林则徐虎门销烟;关于列强的侵略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鸦片战争后中英签署《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关于《马关条约》的内容,除了割台湾外,学生还要掌握:赔款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辛丑条约》的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