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黄生借书说》,完成问题。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 焉摩玩之不已,日‘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1.解释下列词语

(1)汗牛:________

(2)祖父:________

(3)强假:________

(4)公书:________

2.下列括号中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 随园主人授以书              是以谓之文也

B.(之) 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君子深造之以道

C.(之)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吾不得而见之矣

D.(为) 若业为吾所有                  为一说,使与书俱

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天子之书”“富贵家之书”为例,从反面论证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论点

B.将“强假”和“为吾所有”两种情况放在一起,对比了不同的心情

C.将“余幼时”与“通籍后”的读书情形作对比,以此突出少时借书来读的专心

D.作者的观点是“书非借不能读也”,以此来勉励黄生,希望他能多借书来读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哪些读书的事例,你认为,在新的环境下自己应该如何面对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使牛出汗(2)祖辈父辈(3)勉强借来(4)愿意把书借出

2.B

3.D

4.(1)《七略》《四库》是天子的书,可是天子读书的有几个呢?

   (2)这样以后,感叹借书的人用心专一,而且少年时候的时间是值得珍惜的。

5.“略”。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在“基本粒子”的大家族中,有一种叫中微子。它那穿山过海,敢于与光速较量的神奇本领和不费吹灰之力穿过地球的拿手好戏,极大地触发了科学家们应用研究的灵感。于是,中微子通信的设想脱颖而出了。这是一种采用中微子束来代替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无线通信方式。它可以冲破电磁波通信不可逾越的水下和地下这两大禁区,实现全球无线通信;它保密性好,传递信息快,不受外界干扰,对人体无害。这些优点是其他通信方式无法比拟的。

  中微子通信过程和微波通信相似。有发射和接收装置。通信时,发射端首先用高能质子加速器,将质子加速到几千亿电子伏特的能量,然后去轰击一块金属靶子。此时,靶子的背面就会产生许多“短命”的介子,这些介子一边运动,一边发生衰变,从而变成中微子和μ子。再让它们共同穿过钢板,这时μ子被钢板阻挡并衰变了,剩下的就是纯净的中微子束。然后,再用信号对它进行调制,接着通过磁场控制载有信息的中微子束,使之按人的旨意朝一定方向传向目标。

  接收端是一个贮有近亿吨水的大水箱,箱内的光探测器星罗棋布。当发射来的中微子束在水中传过时,就会与原子核中的中子发生核反应而生成μ子,μ子在水中高速前进,受到核的减速作用放出光子,这些光子进而被水中的光探测器接收,即可把原来中微子束所携带的信息解调出来,从而达到通信的目的。

示意图中传输路线上用号码标出了十个位置。据文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微子无线通信过程中,⑧应是传导距离最长的一段

B.从⑥开始,“身怀绝技”的中微子便开始出现了

C.通过①②两处的,是达到几千亿伏特能量的质子

D.在③处产生的介子,到④或⑤时变成了μ子;到⑨和10处,μ子又重新传递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