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记者从2009年8月26日在长春召开的全国18城市老年大学第10次工作研讨会上了解到,2009年是我国进入老龄化10周年。随着新中国的同龄人步入老年,我国将出现第一次老年人口增长高峰。结合表格,中国各地区老年比(%,使用65岁以上人口超过7%作为老龄化人口),回答1—3题。

1.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老龄化程度                                (   )

A.比较严重的地区均分布东部发达地区

B.新疆、西藏、青海、宁夏人口结构仍处在较为年轻的状态

C.河南、河北也进入老龄化的地区行列

D.人口结构年轻的状态都很分布在干旱气候区

2.地区之间老年化程度的不同预示着未来                             (   )

A.人口流动的加剧

B.老龄化速度开始减慢

C.少年人口开始减少,劳动力人口也出现下降     

D.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不同步

3.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人口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

A.青少年入学困难    B.社会福利负担重

C.劳动力不足        D.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答案

1.B    2.A   3.B 

1.B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老龄化程度比较严重的地区除了四个直辖市以外,其它都是如浙江、江苏、山东等中东部发达地区(四川除外);而我国西部的一些省份,如新疆、西藏、青海、宁夏等,人口结构仍处在较为年轻的状态。这也显示了我们人口老龄化的地区之间的不平衡性。

2.A 地区之间老年化程度的不同预示着未来人口流动的加剧。人口老龄化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表现明显,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将通过吸引西部地区年轻劳动力的流入而得到满足。因此,劳动力跨地区的流动将减小地区之间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差异。中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出现的。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主要是人口生育率下降的结果,这是由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造成的,因而形成人口老龄化进程超前于经济发展的结果,这是目前的表现。

3.B 老龄化阶段,少年人口比例下降,老年人口比例上升,社会福利负担重。由于刚进入老龄化,目前我国的劳动力资源还十分丰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2015年前)中国面对的将是劳动力过剩而不是劳动力不足。

多项选择题
实验题

(15分)某校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有一瓶装有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如下图),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探究:

(1)查阅资料:

①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②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2)对这瓶溶液到底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中的哪一种,同学们根据现有的药品进行如下实验:

①甲同学取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由此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         溶液,理由是                                 

②乙同学另取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            的现象,由此得出结论:该溶液是Na2CO3溶液。

③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结论不严密,因为NaOH溶液露置在空气中,会与         反应生成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以这瓶溶液还可能是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

④对这瓶溶液的实际成分,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设计步骤Ⅰ的目的是:完全除去溶液中的      ,避免其对     的检验造成干扰。

【实验结论】该溶液是                      

(3)拓展运用:

①做实验时,取用药品后应及时               

②NaOH溶液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是        (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③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溶液,可加入适量的      溶液(填序号)。

A.CaCl2      B.HCl      C.Ca(O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