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马桂花是贫困地区众多因经济困难而面临失学的孩子中的一个,但她不愿屈服于命运,她利用所有能用的时间去打工,节约所有能节省的每一分钱,每天徒步两个多小时去上学,同时说服了父母让自己继续读书。

(1)说说马桂花这样做是在维护自己的什么权利和义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这项权利和义务对马桂花及同她有类似经历的同学们有什么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这则材料给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2)可以使她们掌握知识,增长才干,丰富和完善自己,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享受现代文明,改变她们的生活和命运,同时也可以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3)我们要珍惜受教育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首先要坚持使自己受到法律规定年限的教育;其次要树立振兴中华的理想和信念,全面发展;最后要争取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立志成才。

综合题

(20分)近几年全国各地历史高考主观题中,表格型材料题发展尤为迅速。这类试题特点是:外观简明,隐含信息量大,它能够以表格形式呈现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从不同角度较直观的折射出历史的本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下图显示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1)指出A、B两点对应的历史时期科技革命的名称、主要标志和新工业部门的变化。(6分)

材料二 《1913-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表》

年份

项目

1913192819321937
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
工业生产总产值553221
机器制造业442121
电力15107432
(摘自人民版必修二教材)

(2)从材料二的表格中你可以直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在排名表的背后反映了苏联经济存在什么结构性的问题?(2分)

材料三  1949~1956年,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不包括手工业)

材料四  199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例

集体经济国有经济混合经济中的公有成分非公有制经济
40%29%7%24%
(3)材料三中的三个图表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结合新中国的经济政策,分析造成这些重大变化的原因。(6分)

(4)材料三与材料二中1956年的图示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请指出原因。(提示:从公有制经济成分及其它所有制经济形式的比重上归纳。)(4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