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康有为的宪政思想在戊戌变法前后也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在变法之前,他主张中国的立宪应当仿照德国和日本,建立二元君主立宪制度,君主是一个有实权的国家元首;在戊戌变法之后,康又主张君主应当是虚位的,类似于英国的国王;在变法期间,他认为应“以俄国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
材料二 在康梁维新派的鼓动与支持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维新。接着颁布数十条维新诏令,涉及政治、经济、文教、军事等诸面。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 * * ,囚禁光绪帝,逮捕并严惩维新人士。同时,新政几乎全部取消,“百日维新”失败。 对于失败原因的论定,历来众说纷纭。美籍华裔学者余英时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很多。依我个人的看法,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则是国家利益和王朝利益之间的冲突。当时满族统治集团本能地感觉到,决不能为了变法让 * * 流散于被统治的汉人之手。开国会、立宪法则必然导致满人不再能控制 * * ,他们享受了两百多年的特权和既得利益便将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1)19世纪末在中国兴起的戊戌变法运动有什么历史必然性?在康有为看来,三百年前泰西哪国变法值得借鉴,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材料二中余英时有关“百日维新”失败原因的观点。如果综合分析其失败的原因,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考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即使戊戌变法各项措施顺利推进,中国的变法也不能最终成功。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请说明自己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必然性:甲午战争的惨败和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的兴起,中 * * 到了亡国灭种的关头;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人,维新变法思想形成并广泛传播;西方和日本变革取得成功的借鉴。英国。因为英国通过变法由君主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制。一方面,资产阶级分享了政治权利,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另一方面,保留了君主,有利于政治的稳定、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
(2)满族实权者反对维新变法,害怕因此丧失既得利益。光绪帝的角度,康梁维新派的角度,中国民众的角度,变法措施的角度等。
(3)认同:戊戌变法是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背景下进行的自救行为,为了维护在华既得利益,列强绝不会让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他们一定会想办法破坏维新变法运动。对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的破坏就是例证。
不认同:戊戌变法措施涉及政治、经济、文教、军事等诸多方面,全面稳健地推进,会使中国走上近代化发展道路,富强起来的中国也会迫使列强废除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然后走上独立之路。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就是例证。(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