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以“珍爱母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珍爱母语
都德的《最后一课》一直以来就深深地震撼我的内心。如果连自己的母语都无法说,那将是怎样的一种痛苦!
直至今天,在“英语”世界“殖民”的今天,法国仍旧以举国之力“珍爱”法兰西语言的尊严,法兰西语言学院是专门负责督察法国文学报刊中法语不规范行为,而法国的外交官被规定,在任何正式的公共场合中,都必须用法语发言……
我们源远流长的母语文化是否到了应该被珍爱的时候呢?
母语以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流传了几千年而未衰亡,这种强大的生命力早已被世人所折服。同为四大古文明,埃及文化早已在尼罗河水的泛滥和英国的殖民中泡得失去颜色;炫烂的古巴比伦文化在风沙的肆虐中成了废墟;而强大的玛雅文化,如今人们只有在亚马逊原始丛林的遗址里想象它曾经的辉煌。唯有母语,成为流传五千年的文化屹立不倒,为世人所尊崇。
可是如今,母语似乎被人们丢弃在遗忘的角落。在肯德基、麦当劳等外来快餐文化横行中国的时候,外来语言也极大地冲击着母语的地位。
母语,我们的母语,如今已爱莫能助岌岌可危,等待我们的珍爱。据中国语言学会的调查,在如今成千上万的注册商标中,有百分之五十是“洋”商标,采用外语名称固然无可厚非,可怕的是那种崇洋媚外的心理。大学语文不及格无所谓,但英语四级过不了却拿不到毕业证书,制度的畸形使如今很多的学子毕业后写文章是漏洞百出。
我很敬佩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先生,在颁奖仪式上,杨先生坚持用母语发言,珍爱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母语的应有地位,尽管杨先生的母语不甚标准,尽管杨先生只是一个美籍华人。但凭此对母语的拳拳赤子之心,我们没有理由不敬佩杨振宁先生,他不仅是学术上的巨匠,也是人格上的大师。
有人比喻如今的母语就像一条流行的牛仔裤,尽管是新的,却洋洋洒洒地打着几块补丁。媚俗、低级、粗滥的语言就是这些“补丁”。我真的不希望我们流传千百年的母语,被司马迁、鲁迅等人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的母语,就此露出衰亡的征兆。
珍爱母语,珍爱我们的母语!
题目分析:本题是命题作文。对这道作文题,首先要理解题目中的两个概念,即“母语”与“珍爱”。对母语这一概念可以感知以下内容:母语是一切语言的基础,感受、关注、学习、运用并发展母语,是我们的生命和思想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当今世界母语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很多国家,学习母语,了解母语,运用母语已经逐渐成为热点;母语也受到强势语言英语的冲击,前景令人担忧;在社会上,由于网络语言的冲击,母语的纯洁和规范性也受到挑战。“珍爱”的意思是珍视爱惜;珍惜喜爱。把握了这些,才能切合题意,避免偏题和离题。
本题对文体有明确的要求,那就是写议论文,而议论文无非是要处理好论点、论据和论证这三要素。就本题而言,“珍爱母语”,这是动宾类短语,题目本身就是文章的论点。也就是说,文章的论点已经给出,考生要考虑的就是怎样在开头把文章的论点提出来。然后就是分析问题,也就是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珍爱母语的原因,即解决为什么的问题。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应有较强的层次性。最后,就是解决问题,也就是怎样珍爱母语,这里不能写得多,可以几句话代过,也可以发出号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