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兴趣产生热爱,兴趣产生动力,兴趣产生愉悦,兴趣催人奋进,兴趣创造成功。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请以“兴趣”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参考例文:
人生若只如初见
点一豆烛火,捧整本墨香,纳兰似在我耳边低语“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人生怎若初见?它开始了我这一生探其诗作的经程,开始了我对生命的热爱。
在一次拜读中,探索中,我似乎穿越古今回到先秦。众人在围坐,高谈阔论,百家争鸣,那温文尔雅的仁之儒家、兼爱非攻的墨家不过是其中的一两支而已。再看那苍凉的关山月,将士们对月欢歌,而又是谁在凤池边鸣唱,引一阵悲凉。矗立两千年的长安依旧繁华,西汉丝路上驼队踏着大漠的红尘。一曲曲悠扬的乐曲吹送至耳边。因这份对诗文的兴趣与探寻,我热爱中国悠久特色的历史文化。我在诗文的海洋中寻找到那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因而有它,让我更是涌现一份保护传统文明的爱。
而这样对诗文的兴趣又将我置于自然之中,川端康成的海棠花传递着发现美的大义和自然美的真谛;华兹华斯的一诗《水仙》让我体会了自然的创造精美,以及带给世人的清新;陶潜弄官归隐,寓情于景,若无这悠悠开阔清明的美景,怕一代文豪也咏不出流传千古的《饮酒》。这一份份对于自然之景之美的感叹带给我对自然的重新思考与定位,自然之美乃天下最美,因有这份孕育万物、升华心境的纯净与透彻让我投入了它的怀抱,爱自然看万物。
然这样的兴趣也告诉了我如何做人——拥有世人的大爱和社会之大爱。是太白的豁达不羁,他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心开颜”,告诉我做人的大气与奔放;是龚自珍的“化作春泥更护花”,叫我对世界之和爱充满回报与奉献;是辛弃疾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令我悟得不期而遇的人生至高境界。是对诗文的兴趣让我体会这人间的情,让我拥有一颗去想拥抱社会、感唱人生的心。
兴趣带给我对时间的热爱与真情,是对文化、对自然、对世人的真情,它让我成为一个立体的人,饱含情感与内涵的人。这样的力量将伴我永生。
人生若只如初见,那一年,我初遇诗文。这一年,我怀着更多更饱满的兴趣,爱更多的文章,爱更多的人,爱自然,爱文化。
题目分析:这是由名人名言引出感悟的类型,一般让考生比较有话说。可是要写出比较有质量的文章,不仅要在平时就注重积累,还要有自己的思想。再次提出几点建议:
避免空谈,纸上谈兵,不落实处
1、具体化——阅读的兴趣……
2、领域化——艺术、科学……
3、问题化——社会弊端……
同时注意:材料大拼盘——例子须求新、成系统
缺乏细节——感兴趣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成功至上——“兴趣”的非功利性
缺少对比——无比不成文
缺乏对话——与历史、现实、自我、读者对话
要求:对话——让文章立体起来
个人对科学充满浓厚的兴趣(纯粹的兴趣——伟大的发现)
——泰勒斯、阿基米德、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大帝)……
与历史对话:
社会崇尚科学:国民对科学充满浓厚的兴趣
——近代科学推动了社会的飞速发展
反例:国民科学意识淡漠——社会发展滞后(从“功利”的角度分析根源)
与现实对话:
“科学至上”的社会风气——导致“兴趣”的畸形化 (功利的精英主义者)
联系现实:
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 兴趣所在?
高考报志愿选专业 为何犯难?教育
老人退休后的生活 多姿多彩
兴趣个性化 伪兴趣 功利
兴趣与创造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