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绍圣初,予(苏辙)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谷(巢谷,字元修,四川眉山人)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吾兄弟。闻者皆笑其狂。元符二年春正月,自梅州遗予书曰:“我万里步行见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予惊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时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复昔日元修也。将复见子瞻于海南,予悯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则善,然自此至儋(今海南省儋县)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事也。”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留之不可,阅其囊中无数千钱,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船行至新会,有蛮隶窃其囊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病死。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予方杂居南夷,与之起居出入,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闻谷有子蒙在泾原军中,故为作传,异日以授之。
1、写出下列句中划线词的含义。
(1)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_____________
(2)不旬日必见_____________
(3)已而道平生_____________
2、对“不自意全”这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己没有料到还能保全性命。
B、自己没有把心意完全表示出来。
C、自己在路上没有注意安全。
D、自己的意图全都没有实现。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辙兄弟贬官以后,世人和巢谷对他们的态度有何不同?(用文中词语回答。)作者这样描写的意图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1)世人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巢谷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回避、顾忌
(2)十天
(3)继而、不久
2、A
3、(1)然而也对他不采纳我的意见而实现自己的心愿感到惊异啊。
(2)(我)大概将要死在此地,虽然知道他的贤德,(但)我还能用什么方法来传扬他的事迹呢?
4、(1)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必须写出两句)
(2)讽刺世态炎凉。
(3)欲徒步访吾兄弟。
(4)褒扬巢谷古道热肠(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