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1)某元素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s23p2,它的次外层上电子云形状有______种,原子中所有电子占有______个轨道,核外共有_________个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2)E原子核外占有9个轨道,且具有1个未成对电子,E离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

(3)F、G都是短周期元素,F2与G3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G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F2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M能层上有____个能级,有____个轨道,作为内层最多可容纳______个电子,作为最外层时,最多可含有______个未成对电子。

(5)在元素周期表中,最外层只有1个未成对电子的主族元素原子处于________________族;最外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主族元素原子处于__________________族。

答案

(15分) (1)2; 8; 14      (2)  (3) 13; 1s22s22p6; 

(4) 3; 9; 18; 3  (5) ⅠA、ⅢA、ⅦA;  ⅣA、ⅥA【前4题每空1分,第(5)题每个1分】 

题目分析:(1)某元素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s23p2,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4,是Si元素。它的次外层是L层,其电子云形状有2种,原子中所有电子占有8个轨道,核外共有14个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2)E原子核外占有9个轨道,且具有1个未成对电子,应用s和p分别含有1个和3个轨道。所以E元素是17号元素氯原子,氯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

(3)F、G都是短周期元素,F2与G3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G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3,则对F是O元素,因此F2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

(4)M能层上有3个能级,由于d能级含有5个轨道,所以M能层有9个轨道,作为内层最多可容纳18个电子,作为最外层时,最多可含有3个未成对电子。

(5)在元素周期表中,最外层只有1个未成对电子的主族元素原子处于第ⅠA或第ⅢA或第ⅦAA族;最外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主族元素原子处于第ⅣA或第ⅥA族。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能力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该题的关键是记住能层、能级的概念和构造原理,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材料:

某校教师进行“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课题研究。需要学生根据经验、观察、调查或资料收集来寻找子课题。

课题名称: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活动目标:在活动中提高环保意识和科研意识: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自身设计和操作实验的能力;培养与同学间的团结合作精神。

活动过程:

(1)教师就课题“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概述进行科学实验与研究的基本方法。

(2)学生调查学校周围的主要污染现象,分析污染原因。如让同学走进环保局和环境监测站,随同专业人员采集水样,测定水样,,调查学校周围环境的空气、水质和绿化现状等。

(3)学生经过对周围环境的各类污染因素与常见生物的关系的调查和分析后,组成若干课题研究小组(每组3~5人),各自选定实验研究项目。

(4)各小组相互评议实验研究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然后确定实验研究项目。

(5)各小组设计具体的实验研究方案。实验方案中包括以下内容:①研究题目;②研究目的;③实验原理;④所需材料(应具有可行性);⑤具体实验步骤;⑥预期结果。

(6)师生分别做实验准备。

(7)在课堂内,各组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操作。小组成员之间应相互协作,共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8)各组间相互交流研究的过程和结果,相互进行评议和质疑,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各组在听取评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验或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案。

(9)学生写出实验研究报告,提出自己对实验研究结果的见解。

问题:

本材料中运用了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简要谈谈合作学习的原则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