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材料一:2011年农历正月初八,A企业在某一大型酒店举行一年一度的新年团拜会,不仅100%的老员工按时返回,而且还迎来了一批优秀的新员工。近年来,A企业不仅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与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而且实行了“企业与员工同发展”制度:保证员工年工资的增幅不低于企业利润的增幅;保障优秀员工一年一度带薪培训机会;吸收有管理才能的基层员工进入管理层;对有重大贡献的员工给予企业股份的奖励等。企业与员工的“同发展”,赢得了员工与企业的“共患难”。在企业面临金融危机,出口严重受阻,企业效益下降的情况下,该企业员工纷纷提出降低工资,缓发工资的要求。
材料二:W市在经济转型中遭遇了“民工荒”,许多企业因为找不到工人而烦恼。为此,W市政府积极为企业搭建招工平台,出台一系列政策吸引外地农民工就业;如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价”的问题;把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障体系等等,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1)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A企业的做法为我们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提供了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政府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职工的凝聚力。②企业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自觉主动地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③企业要正确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落实收入分配政策,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④企业职工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积极履行义务,增强为企业着想的主人翁精神。
(2)①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农民工的经济以及受教育等合法权利应受到保护。②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是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体现;同时也是政府履行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公共服务等职能的体现。③国 * * 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解决“民工荒”,实现城乡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