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考古资料证实,当时(西汉)铁工具的种类几乎应有尽有,仅铁农具就有十多个种类;以铁犁的使用来说,出土铁犁的地区已遍布鲁、豫、辽、陕、甘、苏、川、蒙、贵、闽、粤、桂等13个省区。——赵毅、赵轶峰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公元31年)迁南阳太守,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成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而建功多,百姓便之。——《后汉书·杜诗传》

材料三:长安市有九,各方;百六十六步,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凡四里为一市。——《三辅黄图》

卷二(王莽)遂于长安及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市师(主管五均的官。除负责征收工商税外,还负责掌握市场物价)。——《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汉代农业、手工业生产各有何特点?两者之间有何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三,概述汉代商业发展的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基于材料四反映的现象,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农业:铁农具广泛使用;主要耕作方式是铁犁牛耕。手工业:冶铁业发达,冶铁技术高超。关系:农业发展与手工业进步相互促进。

(2)涌现出众多的商业都市;商业活动有严格的区域限制(或政府设置市场开展商业活动);官府加强对商业活动的管理。

(3)经济政策:重农抑商。评价:一方面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答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亦可);另一方面阻碍了商业的进步。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五)阅读木铃的《 我说,你听》一文,完成18—21 题。(20 分)

她曾经可以做到,连续数小时说个不停,且是站着的,微笑的,声情并茂的。她也会让身边的人开口说,无论你多木讷、多胆怯,她也有办法让你开口。

有人说她的提问方式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温和的一种,时间久了,即使是最不爱学习语文的学生也会被她的课迷住。

有一个学生,恰好转在她的班。因刚到新地方,新同学上课有点走神。她正在台上讲作文,说到细节描写的话题。她说:“譬如,那位新同学的头发天生的黑而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大家一齐向那个新同学的头发看,新同学的脸微微发红,心立刻回到课堂上。

接着,她若无其事地继续说:“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大家听了都笑。

那个新同学先获得了发言的机会。

她鼓励说:“我刚才说了你的头发,你现在可以说我的某个特征。看,你可以后发制人,主动权更大。”同学们又笑。

环境轻松活泼了,新同学也不怕了,她果断地说:“老师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她大声说“好”。

那位新同学渐渐发现,她们班有一个共同的喜好,就是特别喜欢语文学科,这与她的教学方式密切相关。

那个当年的新同学就是我。后来,有幸和她一起共事,向她学习教艺——教书的艺术。

有一年,学校为了照顾她快退休了,没有给她排课,只是让她负责年级学科的教研工作。她很生气。那次,是我第一次见她生气。她说:“不上课,有什么教可以研的?”学校只好继续让她授课。就这样,她一直工作在讲坛第一线。也可以这样说,她是从讲台上退休的。从教几十年,没有缺过学生一节课,也从未对学生发过一次火。

可是,现在她不会讲话了,经常一个人长时间静坐。别人问她话,她也不理。医生说她是脑梗,大脑百分之八十混沌。我不愿相信,一个擅长语言的人,并且是一个让语言散发魅力的人,会失去语言。

也许,她是讲累了,一旦有机会休息,就想好好享受一下。等她休息好了,就好了。可我面对她,呼唤“老师”的时候,她坐在轮椅上,头微低,没有任何反应。我的眼泪喷涌而出。

她家的茶几上有不少中学语文课本,是医嘱进行刺激治疗的道具。

我打开一本书,轻轻对她说:“老师,以前,我听你讲了许多年。今天,我来说,你听。”她没有一点反应,保持原姿态坐着,雕塑一样。

她的头发天生的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她的头微抬,面部表情有了些微的变化,突然轻启朱唇,用微弱的声音说:“好!”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1.17)

小题1:.这篇文章围绕老师,主要写了三件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6 分)

小题2:.文中画线句子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小题3:.认真阅读文章最后一段文字,请你说说这样的结尾妙在何处?(6 分)

小题4:.根据文章内容,结合下列链接材料,概括一位“好”老师应具有的特征,并以文中材料为依据略作分析。(6 分)

【链接一】

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南乡子 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在而生。……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背得滚瓜烂熟。(《往事依依》)

【链接二】

写到这里,不由吐了吐舌头,因为北大老师们的肖像,也一视同仁地留在了我的写生画册上:有的绅士风度,有的和蔼可亲,这个怪癖,那个潇洒,或于谈笑风生间“樯橹灰飞烟灭”,或于古朴凝重之中形成另一番风格……我喜欢由这些亲切的手牵引着走上令人耳目一新的通幽曲径,我喜欢师生之间那种平易而自然的关系。严谨治学,诚恳做人,我第一次体会到了“老师”二字的真正含义。(《十三岁的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