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文言文阅读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竟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注释:①欲界:佛教所谓的三界之一,这里实指人间。②康乐:谢灵运,袭康乐公,世称谢康乐。③与:参与,即置身其中。奇:山水的奇妙。

1.下面对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今共谈(一起谈论)

B.夕阳欲颓(正要落山)

C.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D.晓雾将歇(将要散尽)

2.本文虽未提到所描绘的究竟是何处之景,但我们仍可从文中景色的清丽明净看出作者所描绘的是江南的山水之美。作者在写景时,先写___________,后写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衬___________;从时间上看,既有___________之景,又有___________之景,层次极为分明。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中的“乱鸣”所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乱鸣”在整个场景描写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对所见之景的直接评价为“___________”,换为四字短语应是___________。

5.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有四个字与本文中“沉鳞竟跃”所用修辞方法相同,所描绘的景观相似,那就是“锦鳞游泳”,这里的“鳞”意思是___________。

答案

1.A

2.静;动;动;静;晓雾;夕日

3.描绘群鸟欢叫的和悦画面,“乱鸣”以动衬静,突出江南山水的清丽自然。

4.“欲界之仙都”;人间天堂

5.鱼

阅读理解与欣赏

扁鹊见秦武王(13分)

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①,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②:“君与知之者谋之③,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而君一举而亡国矣。”

【注释】①不聪:听不清。②石:石针,即砭,古人用以扎皮肉治病。③知:同“智”,有智慧的人,文中指懂医术的人。

小题1: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扁鹊请:除掉,医治

B.除之未必也:已经

C.君与知之者之:商量、谋划

D.而与不知者之:败坏小题2: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武王示之病:武王把他的病情告诉了扁鹊。

B.扁鹊请除:扁鹊请求出去。

C.除之未必已也:去除了疾病,也未必能治愈。

D.而君一举而亡国矣:如此下去,君王随时都有亡国的危险。小题3:对上面短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透过“君以告扁鹊”一句,可见秦武王个人判断能力差,容易被别人左右。

B.“扁鹊怒而投其石”句中“怒”用得好,形象刻画出扁鹊当时的神情态度:不愿与庸人为伍。

C.扁鹊仅从武王对治病的犹豫就推断:“知秦国之政”“君一举而亡国”,未免太过于草率。

D.左右大臣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但扁鹊却能“怒而投其石”,这是因为他有高深的医术,“艺高人胆大”小题4:你认为扁鹊和秦武王各是什么样的人? (4分)

扁鹊: (2分)                                                           

秦武王:(2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