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派张骞与西域的联系后)中亚、西亚各国经常派人到长安访问、贸易,汉朝为了发展同这些国家的往来与贸易,修筑道路,设置驿馆。汉朝丝绸的出口成为对外贸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亚、西亚运到罗马帝国,成了罗马元老院议员和其他贵族的夫人的珍贵服饰;罗马的铁制品、玻璃、金银由西向东,流入汉朝。  ——摘自樊树志《国史概要》(第三版)

  材料二 (明代中后期,苏州)市民罔籍(不依靠)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织则腹(饥饿),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摘自蒋以化《西台漫记》卷四

  材料三 就以澳门——果阿——里斯本的贸易而论……从澳门运往果阿,其中数量最大的是生丝,1580—1590年从澳门运往果阿的生丝为3000担,价值白银24万两,利润达36万两……从果阿运回澳门的商品……以白银为大宗。这些白银是墨西哥和秘鲁出产的……以致当时的欧洲商人们说,葡萄牙人从里斯本运往果阿的白银几乎全部经澳门进入了中国。  ——摘自樊树志《国史概要》(第三版)

(1)根据材料一,分析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开通的条件及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苏州丝织业中的什么现象?这一现象的发展情况如何?简要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东西方“丝一银贸易”形成的背景。简要说明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条件:汉武帝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强化;经济繁荣,国力强大;中国丝织业发展,丝绸产量大;西方对中国的丝绸有巨大需求;中华文明水平高,具有强大吸引力。

  意义:密切了沿路各地的联系,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2)现象: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情况: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原因:专制统治达到顶峰;自然经济仍居主导地位;儒家思想强调重义轻利;重农抑商、海禁、矿禁等政策;农民贫困,限制了消费市场的扩大。

(3)背景:新航路开辟,欧洲人到达亚洲;西班牙、葡萄牙在美洲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白银。

  原因:中国生丝出口量大;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本不需要西方的商品。

单项选择题

阅读以下短文,回答下列题:

由我国科学家精确绘制的水稻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图发表在代表国际权威的英国《自然》杂志上。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在上海宣布,我国科学家独立完成了“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任务,对这一国际计划的贡献率达10%,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完成的最大基因单条染色体的精确测序。

刊于《自然》杂志的论文《水稻基因组第四号染色体序列及分析》宣布,中国科学家采用克隆步移法完成了对水稻粳稻基因组第四号染色体全长序列的精确测定。拼接后总长为3500万碱基对,精确度为99.99%,覆盖了染色体全长序列98%的区域,达到国际公认的基因组测序图的标准。

科学家们在完成序列精确测定的同时,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水稻第四号染色体所含基因进行预测分析,鉴定出4658个基因,为进一步鉴定这些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完整地测定了水稻四号染色体的着丝粒序列,这是迄今首次完成的高等生物染色体着丝粒序列,为研究着丝粒的功能、染色体的稳定性和染色体的复制提供了基础,也为开发可转化的“人工水稻或植物染色体”提供了基础。以蓝天、白云、金色水稻为封面的本期《自然》杂志,同时也刊登了日本科学家对水稻第一号染色体的精确测序。

测序专家工作组组长、中科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的韩斌博士告诉记者,第四号染色体的测序工作于2001年4月启动,首先完成精细物理图,然后采用克隆步移法大规模测序,绘制基因组完成图。此外,研究人员还对另一个亚种籼稻品种广陆矮第四号染色体的序列也进行了测定,报道了水稻两个主要栽培稻在基因组成、顺序及DNA序列水平上的一些异同,揭示两者之间的一些亲缘和进化关系,这些数据为将来整个基因水平的比较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韩斌博士还表示,目前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水稻为主食。水稻基因组第四号染色体的序列分析结果和今后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可获得大量的水稻遗传信息和功能基因,为培育优良性状的水稻新品种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此次测序成果,还将有助于了解小麦、玉米等其他重要粮食作物的遗传秘密,从而推动整个农作物基因组的研究。

下列关于第四号染色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四号染色体的测序工作于2001年4月启动

B.水稻基因组第四号染色体的序列分析结果,可获得大量的农作物遗传信息和功能基因

C.水稻四号染色体着丝粒序列的完整测定,是迄今首次完成的高等生物染色体着丝粒序列

D.我国采用克隆步移法完成了对水稻基因组第四号染色体全长序列的精确测定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