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实践与探究题(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并能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共10分)

某校七年级(2)班的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第三单元“学会学习”这一专题时,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成立了课题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就初中生中厌学、辍学原因展开调查。经过调查发现:

其一:部分中学生退学不是因为家里贫穷而是由于家长的不支持。一些家长自身的文化素质并不是很高,看问题也只顾眼前利益而抛开了长远利益。他们认为孩子上学就是在乱扔钱,什么好处也得不到,还不如回家种田或外出打打工,可以赚些钱。

其二:部分学生厌学是因为对学习悲观失望,毫无信心。一部分学生也曾经努力过,但由于认识、动机、意志状况等因素,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很少甚至从来没有体验过成功的快乐,从而将兴趣转移到电子游戏等地方,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辍学。

(1)请你就所学的该单元知识,对不支持学生求学的家长进行劝说。(4分)

(2)根据材料二中存在的问题,有人认为,只要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取得好成绩。请你就此观点谈谈你的看法。(3分)

(3)课题小组通过调查发现,班级中不善学习不会学习的情况比较突出。为此,他们在黑板报“学会学习”一栏写下了这样几句话:“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学习不只是学人家告诉你的东西”、“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以上观点体现怎样的学习方式?  (3分)

答案

(1)国家法律确认和保护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或答初中生依法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只有接受教育,掌握知识,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自身得以发展。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科学水平,力争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贡献。

(2)片面。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克服纠正坏习惯,能使人学得更多更快更好。取得好成绩还需要科学的学习方法。

(3)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

题目分析:第(1)小题在审题中需把握具体要求,是对家长进行劝说,因而应从受教育是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角度、受教育对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的意义角度作答。

第(2)小题中的观点过分强调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忽略了取得好成绩的其他因素,如正确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等。在答题中应详细解释其观点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对在哪里,为什么对。

第(3)小题中“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强调的是合作学习,“学习不只是学人家告诉你的东西”强调的是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强调的是探究学习,学生需要以准确审题为前提,以牢固掌握教材知识为基础才能准确概括。

点评:本题属于典型的探究实践题,背景材料选取学生的生活场景,学生易于接受。题目的设问灵活新颖,并有很强的针对性。本题以教材知识为基础,有探究,有实践,有机整合了不同角度的知识,有一定的综合性,是一道很不错的试题。

填空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