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长管得特别严,所谓准军事化管理。比如,不准学生随便出校园,不许带手机,不许初三男女生过多交往,作业量特别大,自习和周六也全部上课,甚至默许对调皮捣蛋的学生进行“出格”的体罚。校长说:“能出成绩的办法,就是好办法!”很快.学校的教学成绩有了很大提高,知名度也越来越大,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学校,但校长的这些做法却引起了争议。你如何看待校长的做法?(5分)
第一种答案(5分)
校长的做法是错误的,这种严管违背了教育规律。因为①从办学目标说,学校培养的是人才,不是考试机器。但该校长治校的所有措施,应该说就是为了考试成绩,有悖于国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应试教育倾向明显。②从管理方式说,校长的许多做法,包括变相体罚和违规办学,实际已侵犯了学生应有的诸多权利,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容易形成压抑、紧张、枯燥的教育氛围,对学生的人格健全、身心发展、情操陶冶乃至健康成长都极为不利,不是一种人性化的科学管理。③从教学效果说,这些做法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很难造就时代所需要的优秀人才,与新课改精神及素质教育格格不人。所以,即便该校教学成绩有了很大提高,但校长的这些做法也是不足取的。
第二种答案(5分)
校长的做法是有道理的,这种严管是有合理成分和现实意义的。因为①从管理角度说,初中生自控能力差,可塑性强,严加管理可促使学生集中精力学习,排除各种干扰,尽快提高成绩;对捣蛋学生的处理,则有利于营造学校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对学生负责任的表现。②从育人角度说,校长的这种管理确实不是一种人性化的科学管理,但对学生意志品质及良好习惯的培养,却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诸如克服惰性、自立自强、遵守规则、严于律已、积极进取等,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基础。③从现实角度说,当今考试的应试倾向依旧明显,校长的这种管理相对更容易出成绩;同时,现在的升学竞争激烈,整个社会的主流评价又是“唯成绩论”,校长的这些做法有助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符合学生、家长及当地政府的教育诉求。因此,校长的做法是务实的,也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一种表现。(第一答案和第二种答案判断(总说)给1分,答出上述理由中的2点各给2分。强调运用因果+并列的混合思维。)第三种答案(5分)
认为校长的这些做法,有错误的地方,有合理的地方,混合来答。(判断(总说)给1分,答出正确、错误理由各2分。强调运用辨证思维。)
第四种答案(5分)
校长的这些做法是值得反思的。因为校长的这种做法在当今的教育界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并不是个别现象,这说明问题的症结在于现行教育体制,是持续高温的应试教育和整个社会功利化的教育评价观使之然,与校长本人的素质关系不大。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改良产生这类校长的现实土壤。
(从对现行教育体制的批判入手。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主要运用因果思维。)
回答本题,无论从那种情况说,要根据材料中人物管理学生的方式结合学生本身特点、教育规律进行辩证分析,阐述时要从现象开始分析原因。各种措施既有利也有弊,本来看似合理换个角度可能就成了弊端。此题对于锻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培养辩证分析能力很有帮助,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讲难度大了一点,另外材料的选用也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