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提取两幅图中两项关于汉代和明代都城平面布局制度的特点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

信息一 整齐划一。(2分)

说明:长安城和北京城都体现了这一特点。(4分)

信息二 中轴线纵贯全城。(2分)

说明:中轴线体现了儒家“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的思想,也为都城的整齐划一提供了条件。(4分)

信息三 宫殿为主体结构。(2分)

说明:皇宫占据全城的要害部位,不是居中,就是占据高地,而且有宫城相护卫,使皇宫成为全城的主体。宫城不仅与居民区分离,而且宫城的布局也以正殿为主体南北伸延或向四面展开,井井有序。(4分)

信息四 宫殿建筑高台化。(2分)

说明:中国都城的宫殿无不修建在高台之上,除防潮外,主要是为占据制高点,维护皇宫的安全和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高于一切。(4分)

信息五 都城的商业功能不断增强。(2分)

说明:汉代的都城,有东市和西市;明代的则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都城自身也在发展。其政治性、军事性不断减弱,商业性不断增强。

(以上五个信息及其说明中,学生只要完整回答出两个,即可得满分12分。如果学生的答案超出本答案,且符合题意,也可给分,但总分不能超过12分。)

题目分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以图片的形式旨在考查学生观察图片,提炼有效信息及比较归纳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依据图片获取有效信息,可以归纳出如下信息:整齐划一、中轴线纵贯全城、宫殿为主体结构、宫殿建筑高台化、都城的商业功能不断增强等,其次依据汉代与明代的相关史实分别说明即可。

判断题
填空题

(14分)为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实验如下:用标准稀盐酸溶液进行滴定

(1)配制100 mL 0.1000mol·L-1盐酸标准溶液所需仪器除量筒、小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                 

(2)用               量取20.00 mL待测NaOH溶液放入锥形瓶中,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盐酸溶液进行滴定。为减小实验误差,进行了三次实验,假设每次所取NaOH溶液体积均为20.00 mL,三次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消耗盐酸溶液体积/mL19.0023.0023.04
该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             ______

(4)下列操作会造成测定结果(待测NaOH溶液浓度值)偏低的有  _____

A. 配制标准溶液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      B. 锥形瓶水洗后直接装待测液

C. 酸式滴定管水洗后未用标准稀盐酸溶液润洗

D. 滴定到达终点时,俯视读出滴定管读数;

E. 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F. 摇动锥形瓶时有少量液体溅出瓶外

(5)画出滴定过程中锥形瓶内溶液的pH随滴入标准盐酸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

(6)中和滴定的装置和相似操作来做其它实验,如据反应I2 + 2S2O32- = 2I- +S4O62-可以用碘水滴定Na2S2O3溶液,应选_作指示剂;据反应2KMnO4+5H2C2O4+3H2SO4=K2SO4+10CO2+2MnSO4+8H2O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H2C2O4溶液,KMnO4溶液应装在_______滴定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