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11年以来,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一直处于高位运行,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5%。在6.5个百分点的涨幅中,4.38个百分点来自食品类价格上涨。7月份食品价格上涨14.8%,猪肉价格涨56.7%。物价走势和价格调控成为焦点问题之一。
材料二:针对价格异常波动时期恶意囤积、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行为,国蛇胆发改委给予了严厉打击。发改委公布了《关于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时期价格违法行为处罚的特别规定(征求意见稿)》,拟对这些价格违法行为的经营者处以最高200万元的罚款。
结合材料回答:
(1)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结合实际,谈谈近来影响物价上涨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市场经济知识分析国家发改委行为的正确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价值决定价格。生产资料和农资产品成本上升,导致农产品价值增大,因此价格上升。②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猪肉等食品、主要农产品总体供应量减少,由此带来价格上涨。③当今经济出现全球化趋势,多个国家遭遇粮食减产,导致国际粮价普遍大涨。(说明;答出“通胀预期引起的惜售、炒作的因素。市场投机商恶意囤积,哄抬价格,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因素一、”货币发行过量、输入性通胀,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热钱流入我国货币流动性泛滥,对价格的上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流通环节增多、流通领域层层倒手批发、层层加码加价;运输成本增加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是其中重要原因一。等可替代答案③。)
(2)①农产品过快上涨,会增加居民生活成本,影响居民生活水平。②会引起相关行业调整生产,影响社会经济秩序,影响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具体影响:对生活的影响:①生活必需品受价格变动影响比较小,农产品属于生活必需品。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影响不大,但会增加城乡低收入群众的食品消费支出,加重他们的生活负担,不利于社会稳定。对生产的影响;①农产品价格上涨,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发展。②农产品价格上涨对粮食加工、畜牧养殖等有较大影响。促使其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更加注重商品的质量和销路。③农产品价格上涨也会带动相关商品价格上涨,加大了当前我国通胀的压力。
(3)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有不足和缺陷,因此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发改委的行为是用宏观调控手段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②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国家发改委的行为是用法律手段对农产品价格进行宏观调控。③发改委的行为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国家能够实行强而有力的社会主义的宏观调控。我国农业连年丰收,粮食库存充裕,有足够的调控能力保持农产品市场总体稳定,农产品价格总体上仍在可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