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

  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芸曰:“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而画中有草虫一法,盍仿而效之。”余曰:“虫踯躅不受制,焉能仿效?”芸曰:“有一法,恐作俑罪过耳。”余曰:“试言之。”曰:“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乎?”余喜,如其法行之,见者无不称绝。(摘自沈复《闲情记趣》)

【注释】①芸:作者的妻子。②盍:为何不。③踯躅:徘徊,文中指虫子不停地跳动。④作俑:比喻倡导做不好的事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案头瓶花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觅螳螂蝉蝶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其法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亦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译句。

(1)虫踯躅不受制,焉能仿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本文记叙了作者和妻子装饰瓶花之事,表现了夫妻之间的伉俪情深和自得其乐的家庭生活。(    )

(2)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作者的妻子向作者介绍画中的草虫技法,作者欣然模仿这种方法作画。(    )

(3)从文中的叙述与描写可知,作者甘愿过一种从事艺术的自由自在的平淡生活而无意涉足官场。(    )     

答案

1.(1)断 (2)类 (3)做 (4)好

2.(1)虫子跳跃而不容易控制,哪里能够模仿(画中的草虫之法)呢?

(2)(虫子)有的抱着花梗,有的踩在叶子上,好像是活的一样。

3.(1)√(2)×(3)√

填空题
选择题

今年4月以来,日本右翼势力自导自演的“购岛”闹剧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从政府到民间、从国内到国外、从大陆到台湾都采取了经济、军事、外交和法律等一系列反制行动。事实证明,日方不仅没获利,反而促成我国对钓鱼诸岛的控制加强。据此回答3—5题。

小题1:某校九年级学生对是否要关注“钓鱼岛事件”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关注没途径,教室不能上网查询

B.关注没时间,各功课学习任务重

C.关注有意义,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D.关注有义务,要上前线参加战斗小题2:阅读漫画《爱国者》。这是反映钓鱼岛事件过程中,国内的一些“爱国者”的爱国行为,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

A.这是勇敢者的壮举,他们做到了情为祖国动

B.这是亲社会的义举,他们克服了对社会冷漠

C.他们缺少社会公德,没维护好外国人的利益

D.他们缺少法制观念,侵犯了他人的合法财产小题3:在该事件中,我们清晰地看到台湾地区的领导人和民众也纷纷采取了形式多样的保钓行动,给予日本所谓“购岛”闹剧巨大压力。台湾同胞也积极参与是因为(    )

A.钓鱼岛离台湾较近,是台湾地区的一部分

B.两岸缺少互信的基础,台湾需要自保安全

C.海峡两岸一脉相承,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

D.祖国统一大业已完成,炎黄子孙同仇敌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