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紫藤罗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罗,成就了一道道风景。
请以“借”为话题,自拟标题,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至少设置两个分论点.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成功需要“借”
荀子曰:“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庄子也说:“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大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成功的光环需要个人的努力,也需要善于借助外物。
有一个童话叫《鹰背上的小鸟》,说的是鸟类举行飞行比赛,看谁飞得最高。鹰认为自己能飞得最高,便努力向高空飞去,当它再也没有力量飞得更高时,它背上的一只小鸟一下子飞起来,飞得又高又远。鹰感叹道:“再强大的个人也不如软弱的个人加坚实的后基。”小鸟的力量是微小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它能比矫健的鹰飞得更高,因为它学会了借助外力来增强自己。
聪明的小鸟成功了,它的成功是因为它会借助外物。人虽是万物之灵长,但毕竟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善于合理利用外界条件,学会借助外力,才能取得成功。
居里夫人在接受诺贝尔奖时曾说:“镭是全人类的,我的成功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才实现的。”假如没有前人的研究成果,没有外界提供的种种客观条件,居里夫人成功的机会是非常渺茫的。提出DNA双螺旋结构的美国科学家克里克和德国科学家贝恩,他们的成功正是在总结前人几百年的研究成果和不断从对方那里获得新发现,弥补自己的不足来实现的。
从人类社会到微妙的自然社会,无不存在着成功需要“借”的道理。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的互利共生是通过“借”来获得繁荣,人体内无数细菌通过“借”来获得生命……
紫藤罗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丽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罗,成就了一道道风景。白云借助蓝天,实现了自己追风的梦想;蓝天借助白云,成就了自己的广阔。小溪借助海洋,完成了自己成就浪花的理想;海洋借助小溪,成就了自己的浩瀚无边……
万事万物之间都存在“借”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让成功更加灿烂!
简评:本文的好,首先在立意的高远: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而大众的力量是无穷的,铸就成功的光环需要“借”。其次在结构的明晰:开篇以荀子、庄子关于“借”的言论引出论点,然后举出从寓言故事到科学史实再到自然界的事例来讲明这个道理,材料相当充实,最后作一小结。另外,本文的的语言也有亮点,语言简洁明快,特别是一段排比句式别有文采
一、 审题:
A、读材料,析话题,得观点
紫藤罗和牵牛花自身有缺陷,不够完美,但不影响它们的展示自身的美丽;篱笆和枯树干枯丑陋却也能成就风景,这是为什么?
而话题又是“借”,单看这一个词,会有多种理解:①暂时使用别人的物品或金钱,借进;②把物品或金钱暂时供别人使用,借出;③假托;④凭借,利用。
联系材料,很显然,要选择第四种意思。紫藤罗、牵牛花、篱笆、枯树本不完美,但都善于凭借外物、外力来使自己达到完美。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观点:善于凭借外物或外力或借鉴他人优点可以使自己的人生更完美(或更成功)。
B、审要求,明文体,分论点
文体是议论文,要设至少两个分论点,那就要把中心论点分解开。㈠因果分解法
先问为什么,就是把刚才得出的观点看作结果,来拟几条原因,这叫因果分解法。即:为什么说善于凭借外物或外力可以使自己的人生更完美(或更成功)?原因是:1、凭借外物可以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2、凭借外物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更容易取得突破和成功。
㈡或者从对于“善于凭借的主体”的作用而言设分论点:
1、善于凭借会使个人更容易取得成功。
2、善于借鉴先进的技术或管理经验会使一个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海尔)
3、善于借鉴可能会使一个国家或民族更兴旺发达。(日本)
㈢或用辨证分析法分解出分论点:
正反对比
1、凭借外物可以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2、拒绝借,拒绝学习,就会停滞不前,不能得到发展,优点变成缺点。(清的闭关锁国)
一分为二
1、借可以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2、一味借用他人的东西,可能会使自己缺乏创造力。
3、借用也要创新,不能完全照搬照抄。
二、 选事例,名人名言,力求论证方法多样化,然后动笔成文
要求:事例典型,论据充分,语言概括,能扣紧论点对事例进行分析。比如:荀子曰“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庄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三、 来点辨证分析使论证更严密
论证完了,应在结论之前,论证主体之后来点辨证的分析,使论证更加严密,例如:借鉴学习并不是全盘接受,盲目照搬,盲从;或者任何时候任何事物都要借鉴等。
四、 写作误区:
1、审题不到位
合作,互助,有借有还,成功借助自己的内因(自信,毅力,坚强,良好的交际能力等)
身体是借父母的,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2、文体意识不强。写成记叙文,散文,“四不象”——事例记叙语言过多,表达过于形象化,使议论文文体特征不明显。
3、不设分论点,直接是论点+论据
4、堆砌论据,不加分析,这样就会使分论点和论据象油和水一样互不相溶,自然论证也缺乏说服力。
5、偷换话题,先论证凭借外力可以使自己取得成功,接下来就开始论证取得成功的其他因素成功。
6、孤证,缺乏普遍意义,没有说服力。
7、通篇无论据,空洞说理,苍白无力。
8、反复使用所给材料
作文所给的材料只是作为话题的例子,帮助我们理解话题,打开写作思路,或对话题进行限制。
9、标题
不写,或散文化的标题
五、 对症下药
1、审准题意,明确要求(注意材料与导引词)
2、列出提纲,选好论据(利用方法,列好分论点)
3、拟好鲜明亮丽的标题(可将中心论点作为标题)
4、开明宗义,亮出观点(第一小节适当引材——引用导入、比喻导入,简单分析,亮出观点,少于100字,70-80字为宜)
5、分论点论证,有理有据(①列出分论点②简单阐述③事实、理论论据④分析概括——一般不少于2个分论点)
6、辨证分析更严密
7、照应全文,呼告号召,再次强调观点
8、开头结尾可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增加文采,提升整体层次。
凤头:
引用:“我用咖啡匙子量走了我的生命。”这是美国诗人艾略特早期诗作中的名言。用它描摹某些习惯的恶毒,这是很恰当的。有些习惯实际就是积久的惰性,它不啻于民众的鸦片。
比喻:小鸟要飞翔在蓝天,需要有一对翅膀;实践要发挥它的巨大作用,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就是实践的翅膀。
对比:一位孔繁森,光芒四射,人们提起他的名字,总是与伟大、光明、进步联系在一起。 一位王宝森,臭名昭著,人们提起他的名字,总是与贪婪、黑暗、丑陋联系在一起。 两个人都走完了人生。但一个永存,一个早已被人唾弃。 人生的价值,在两人的鲜明对比中,不是已经显现出来了吗?
类比:蓝天、白云,苍鹰展翅飞翔于蓝天白云之间。我们惊叹于苍鹰那和谐自在的飞翔时,是否想到它那双强有力的翅膀呢?没有翅膀,苍鹰永远飞不起来。人是智慧的动物,他的心灵长着一对翅膀,凭着那对翅膀,穿梭在茫茫的人海中,不至于迷茫,不至于失望,也不至于众叛亲离,在漫漫的人生路途中,寻找生命的真谛,那双翅膀便是诚信。……我没有看见过断翅的鸟儿在天空中飞翔,我也不相信失去诚信的人能够辉煌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