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科学家最近发现两种粒子:第一种是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第二种是由四个氧原子构成的分子。下列有关这两种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四中子”的粒子不显电性

B.“四中子”的质量数为4

C.第二种粒子是氧元素的另一种同位素

D.第二种粒子的化学式为O4

答案

答案:C

题目分析:中子不带电,A正确;1个中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则“四中子”的质量数为4,B正确;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分子不是核素,C错误;D正确,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难度不大。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 * * 道题。
在古代建筑中,没有任何一种像古希腊和古罗马那样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和联系。
与微型,完美和富于诗意的希腊城邦相比,罗马帝国是冷静、实际和充满着扩张性的。从公元前一世纪开始,罗马迅速发展为世界强国,它的建筑风格也随着领土的无边蔓延而远播。罗马人后来并吞了已经衰落了的希腊。罗马人不仅迷恋希腊的雕塑和绘画,也对它的建筑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那个“全面希(腊)化”的时代,他们把希腊的柱子和匠师迁移到了罗马。但是希腊建筑的细腻优美情调显然不符合罗马人的口味,罗马不需要像希腊人那样,诗意地展示它的优美。罗马是君权至上的大帝国,需要足以表现帝国的强大和气魄的建筑,漫步在罗马遗址巨大的柱列间,人们会觉得自己像蚂蚁一样弱小,诗人爱伦坡的诗句“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正是一语道破了这两大建筑风格的真谛。
罗马大斗兽场在艺术成就上被谈论最多的是它的外形。我们知道,希腊建筑是建立在单纯的梁与柱关系的系统之上,希腊人创造了柱式,帕台农神庙就是完美的体现。到了罗马人这里,他们更注重运用拱券,使罗马建筑可以产生复杂的跨度和开敞的室内空间。如果说希腊的建筑是艺术家的创造,那么罗马更类似于工程师的构想.
我们注意到,这座大斗兽场是连接的拱券支撑的,在它的表面,罗马人巧妙地“贴”上了一层古希腊柱式,它在表面虽然只起装饰作用,却好像比拱墩更突出地起着实际支撑的作用。如果你用有关希腊柱式的知识去辨认,就可以看出原来罗马人是如此精通希腊柱式的语言内涵。他们将多立克柱式放在最下层,让人感到它们在有力地支撑着上面巨大的重量。第二层的爱奥尼柱式显然是一种过渡,它们优雅地举起斗兽场院的上半部分。科林斯柱式被放在最后一个承重层,它们华贵的仪态使斗兽场充满生机,好像花环盘绕在斗兽场的顶部。由多立克到科林斯的性格过渡的顺序,被罗马人恰到好处地发现和运用了.
在大斗兽场的外部造型上,罗马人为了实际的需要把希腊柱式进行了重新拼装,檐部变成了圆开斗兽场的装饰带。我们很容易想象如果没有这些希腊柱式的装饰,大斗兽场将会多么单调和乏味,——罗马的工程师借助希腊艺术家的作品,表达了他们追求美和文化素养的愿望.在罗马建筑中,希腊柱式一直被当作“形容词”来使用,因为安排得恰到好处,它们往往又好像具有“动词”的意义。更重要的,随着在大斗兽场形体上的希腊柱式组成的网络,展示了罗马建筑的“语法”。罗马建筑借助希腊的语言,表达了它的思想。
(选自《大地之灵·罗马大斗兽场》,有删改)

下列对古罗马与古希腊建筑差异和联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走______。

A.在建筑呈现的气势与风格上,二者的追求是不同的

B.古罗马建筑与古希腊相比,外形更加复杂多样,融入了更多技术成份

C.在追求建筑的美感与文化感上,二者的需求是一致的

D.古罗马建筑完全继承了古希腊的实用性,批判继承了古希腊的艺术性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