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30分)
材料一:我国“十五”期间劳动力就业形势
每年能安排 的就业岗位 | 城镇每年新 增劳动力 | 国有企业下 岗失业人员 | 现有农村富 余劳动力 | 下岗人员构成 | |
大龄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人员 | 初级和无技术等级人员 | ||||
700—800万个 | 1000万人左右 | 1150万人 | 1.5亿人 | 均占40%左右 | 约占50% |
材料二: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促进再就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十六大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小题1:(1)材料一(含注)反映了我国目前怎样的就业形势?(8分)
小题2:(2)试从政治常识角度说明我国为什么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12分)
小题3:(3)北京市“再就业明星”王兆兰说“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有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加上个人的智慧和勇气,就没有过不了的难关,关键在于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你认为王兆兰的成功经验对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有什么哲学启示。(10分)
小题1:(1)①每年新增劳动力多,下岗失业人员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多,使得今后几年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3分) ②劳动者素质不适应科技进步和发展的需要,使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3分)③两者交织在一起,使就业问题的解决极为艰巨。(2分)
小题2:(2)①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国家职能和国家机构必然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3分) ② * * 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必须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3分)③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劳动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国家应采取政治、经济、法律等手段切实保障公民的劳动权。(3分) ④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是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重大实践,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3分)
小题3:(3)①实现再就业需要利用社会提供的有利的客观条件,同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5分) ②实现再就业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5分)(答案符合题意,均可酌情给分)
解析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