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读1984年到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动柱状图和人口流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这一时期,流动人口数量呈               趋势。

(2)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

                                                                          

                                                                          

(3)四川人口大量外迁对本省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4)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主要是        性的,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大量增加,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5)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现象,表明(  )(1分)

①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               ②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

③大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④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A.①④

B.③

C.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1)   逐年增加     

(2)①      从农村到城市                       

      从内地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3)    缓解人地矛盾压力,加强与外界联系,增加了收入,促进 

   了经济的发展。                                    (2分)。

(4)   自发  流动人口     务工     经商     

(5)     C    

题目分析:(1)直接根据左图可判断。(2)改革开发以后,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于经济因素的影响,从乡村向城市、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的人口迁移为主。(3)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主要从缓解人地矛盾、加强交流和增加收入等方面分析。(4)改革开发以后,经济因素是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故人口流动多为自发性迁移,流动人口的规模不断扩大,人口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5)结合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分析,乡村地区的推力因素和城市的拉力因素是导致我国“民工潮”流动的主要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的人口迁移的主要差异,并能结合经济因素对目前我国的人口迁移的影响分析即可。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