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编,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的意思。

(1)又何焉 间: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惠未 徧: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神弗也 福: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牺牲玉帛 牺牲: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既克,公问其故”中的“其”指代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说:“可以一战”。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曹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庄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参与。(2)“徧”通“遍”,遍及,普遍。(3)赐福,保佑。(4)指猪、牛、羊等。

2.曹刿为什么必待“齐人三鼓”而后才认为可以击鼓进军?曹刿为什么在“齐师败绩”之后还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然后才认为可以追击?

3.(1)衣服食物(这些)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们分给众人。

(2)这才是尽了自己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3)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泄尽了。

4.曹刿:具有爱国思想,且政治上拥有远见卓识。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善于纳谏。

综合

读中国轮廓图,回答问题(12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陆上邻国 :A.                         

隔海相望的国家:B.                           

临海:C.                          

岛屿:D.                          

山脉:E.                       

河流:F.                          

地形区:G.            本区的自然特征是           省区: H.                       

(2)地形区G与四川盆地纬度大致相同,气温却比四川盆地低得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植被分布的差异     C.海陆位置    D.海拔高度的差异

(3)2011年11月17日,圆满完成与天宫一号对接使命的神舟八号飞船,星夜降落于H省区的四子王旗。选择这里作为飞船返回舱主着陆场的自然原因是(  )

A.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气候干燥风沙大

B.这里海拔较高,可以缩短飞船飞行距离

C.地势平坦开阔,空气能见度高,人烟稀少

D.该地区没有任何河流和湖泊,着陆安全系数高

(4)河流F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其地表径流的补给主要来源于(  )

A.深层地下水                  B. 山地降水和地下水

C.大气降水                    D.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