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开放性试题

(11分)材料一:2010年我省合肥市各级政府投入教育资金达8个多亿,惠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50.34万人,免学杂费和公用经费2.19亿元,免费提供教科书3624.91万元,享受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5991人,补助生活费383.39万元。

材料二:八年级学生小文和小化是好朋友,小化的爸爸因一次意外事故致残,丧失了劳动能力,家庭经济困难。家庭变故后,小化的精神受到严重打击,成绩大幅度下降,进而产生辍学念头。小文指导后,和小化进行了一次长谈,使小化的思想发生了转变。

(1)材料一凸显了义务教育具有                 的显著特征。(1分)

(2)如果你是小文,请提出你说服小化的理由。(4分)

(3)你认为小化可能采取哪些方法克服困难?(4分)

(4)为了更好地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我们应树立什么观念?养成什么习惯?(2分)

答案

(1)公益性(1分)

(2)①国家实行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1分)②接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1分)③国家办教育、父母供子女读书都不容易,我们一定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2分)

(3)生活上尽量节俭;申请补助;学习上勤奋努力,请求老师或同学帮助。(3分)

(4)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4分)

题目分析:(1)义务教育具有公益性、统一性、强制性,材料一表明免收学杂费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因此凸显了义务教育具有公益性的特征。

(2)小化不应该辍学,从法律上讲,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不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是违法行为,从情感上讲,国家办教育、父母供子女读书都不容易,我们一定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力学习用好成绩回报他们,所以从法律和情感两个角度出发,围绕义务教育的特征,受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我们要努力学习回报父母、国家等知识点展开。

(3)小化的困难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经济困难和学习成绩不好,在经济方面可以申报补助,自己节俭,学习方面可以请求老师同学帮助,自己也要努力,所以根据材料,找准遇到的困难,结合实际生活做答。

(4)与学习有关的理念就是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的习惯根据知识点:“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回答。

多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