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而集小(者)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倒幕维新运动的领导人在1868年夺取 * * 并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后,一方面立即着手对旧制度的改造,先后采取“奉还版籍”“废藩置县”、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和取消武士特权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另一方面又致力于发展本国的资本主义,推行“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和“富国强兵”的政策。 ——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二,指出二者在行政区域上采取的相同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撇开历史发展阶段,就内容而言,两次改革有哪些明显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次改革都取得了成功,对本国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推行县制。

(2)法治上:商鞅变法体现出严厉;身份上:商鞅变法体现出等级尊卑严重,明治维新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和取消武士特权,相对较平等;教育上:明治维新大力发展教育,而商鞅变法无此内容。

(3)商鞅变法是为了富国强兵。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明治维新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它促使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的形成。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吴某,女性,54岁,工人,小学文化,已婚。
自我陈述:睡眠差。全身不适伴发冷两个多月。
在两个月前,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出现头痛、头晕、睡眠差,没力气、手酸、胃口不好,去医院看,做了很多检查,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以后这些不舒服更加厉害,吃过中药也没有明显的变化。在家中不想做家务,烧饭洗衣等事情也很少做。一个月前大儿子感冒输液时出现了过敏反应,经过医生处理没有什么不良后果。但我还是常常担心儿子的身体健康,心里很紧张,提心吊胆、坐立不安,家里人带我去医院看,吃了一些药。开始几天,我自己感觉情况好些,精神也比以前好,睡觉和胃口也有好转,但在一个礼拜后感觉肚子里不舒服,具体哪里讲不清楚。经常恶心,打嗝,嘴巴干,脸色发红,手心出汗,肌肉紧张,发冷、手抖,晚上睡不着,早上又醒得很早,每天只能睡2到3小时,有时躺在床上觉得胸口发闷,气喘不过来,胃口不好,一顿只能吃半碗饭,手脚感到没力气,走路都要靠家人扶着。不舒服的位置经常变,有时候主要是肚子里不舒服,有时候又是胸闷心慌,怕自己的病厉害了,担心病好不起来,心情也不好。所以家里人劝我来做心理咨询。
了解资料:家人反映求助者两个月来关心自己的病情,很难专心地做完一件事情,无厌世言语,没有打人、毁物等行为,无外跑行为。自己到很多地方看过病,这次是家人劝求助者来看的。每次出现不正常的表现时是清楚的,没有神志不清。
咨询过程:明确了求助者问题后经过2个月的认知治疗、放松训练等方法的处理,求助者的问题消失,没有紧张不安、担心及心慌手抖的表现,能很好适应工作生活。

本案例中与心理问题关系密切的因素可能有( )。

A.认知因素

B.生活事件

C.躯体疾病

D.治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