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材料一

1995~2003年我国主要家电产品降价情况统计表

品 种 彩 电 冰 箱 手 机 电 脑

降低幅度% 300~400 250~350 400~500 200~300

注:我国家电市场是最早全面实行对外开放的市场之一。

材料二

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主要家电产品拥有量

品 种 彩 电 冰 箱 手 机 电 脑

城镇家庭 120% 110% 2~3部/户 75%

农村家庭 50% 40% 0.5部/户 不足10%

材料三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中小家电企业纷纷倒闭或转产,一些大企业也感到压力很大。目前,市场家电产品的价格战此伏彼起。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其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哪些问题?与材料一有什么内在联系?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综合材料一、二、三说说我国家电企业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

答案

(1)材料一说明我国家电产品的价格近年来不断下降。其原因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外开放增加了企业的压力和动力,迫使这些企业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改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了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产品价值量的降低,而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所以不断降价。同时,国外家电产品的涌入,国内庞大的生产能力,使供求关系从早期的供不应求到逐步过剩,也使家电产品的价格不断下跌,因为价格是受供求关系影响的。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很不平衡,主要家电产品在农村还有很大的潜在市场和发展空间。生产、价格、供求和消费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由于我国家电产品产量高、价格低,促进了城乡居民的消费;同时表明,消费是受家庭收入和物价水平制约的。正是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才推动了家电产品消费的增加。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我国城乡居民对家电产品消费量的剧增,促进了我国家电产业的发展。近年来由于农民增收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才导致了农村居民家电产品拥有量低于城镇居民。

(3)1材料三说明价值规律必然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同时说明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的特征,由于家电企业数量较多,所以各个企业在质量、价格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激烈竞争是必然的。2家电企业要积极调整产品结构,面向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要不断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要积极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

第(1)问的“注”,专门提示我国家电行业是最早对外开放的,为学生答案设计搭了梯子,如果没有这个提示,很可能有些学生就只从行业内部、国内来找原因,不会把眼光放到国际。所以,在读题时,千万要注意试题提供的全部信息,可以说,在高考中,印到试卷上的信息是不会无用的,考试中不会做白白浪费学生时间的事情。第(2)问与第(1)问有内在联系,这也是高考题的做法。商品过剩历来讲的都是相对过剩,不存在绝对过剩的情况。城乡、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告诉我们,家电不是没有市场了。第(3)问的重点放在怎么做上,前面的分析都是为解决问题铺平道路,问题的症结找到了就好对症下药。三个问题之间的内在逻辑就形成了,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设计答案时要分布好,不要在分析时就拿出解决办法,不然到解决问题时就该无话可说了。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