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探究题

某环保小组为探究“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防治”,开展了以下研究活动。

(一)查阅资料 

资料一: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因含汞、铅、铜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污染。    

资料二:满江红为常见的水生蕨类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方面有显著功效。

(二)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见下表),结合上述有关内容,请完善下列探究活动

(1)表中B,D两组对照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2)为探究废电池是否会污染水质,则应选择             进行对照试验。

(3)该实验设计中明显的不足之处是                                                     

(4)满江红属蕨类植物,与葫芦藓等苔藓植物相比,它特有的结构是具有真正的        

(5)满江红生活在水中,能净化水质,这充分体现                   (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解释)。

答案

(1)满江红能净化被废电池污染的水质

(2)A/B或A/C(填两组中任意一组都对)  

(3)所选小鱼数目太少,可能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偶然性

(4)根

(5)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单项选择题

关于本案中甲与丁签订的转让协议的性质与效力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有:
(三)
  1995年5月,某镇镇民甲、乙、丙三人因平时关系较好,他们商量每人出资3万元创办振东羽绒加工厂。为了解决资金短缺困难,甲、乙、丙向镇信用社贷款30万元。5月底,甲、乙、丙三人签订了合伙创办振东羽绒加工厂的协议,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了登记手续,领了营业执照。厂办起来后,厂的经济效益较好,但厂里一直没有分红。1996年4月,经乙、丙二人同意,甲把自己在厂的出资额以及他在厂里的权利和义务以4万元的价格全部转让给丁。同月,丁向甲交付了4万元。合伙协议记载了这一事实,羽绒厂向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甲退出后自己申请并经批准登记,从事食品加工,生产兴隆。1997年4月,振东羽绒厂遭受火灾,财产几乎损失殆尽。镇信用社多次要求甲、乙、丙、丁偿还贷款,但没有人还。经查丁无钱,乙有7万元存款,丙有9万元存款。甲有15万元存款。镇信用社在多资催还贷款无果的情况下,向法院起诉甲、乙、丙、丁。请回答第89-93题。

A.该协议为甲全部转让出资份额的协议,因为经过乙、丙二人的同意而合法有效

B.该协议为甲全部转让出资份额的协议,甲全部转让其财产份额后,对合伙企业的债务不再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C.该协议实为债务让与的协议,本案未经债权人镇信用社的同意就将债务转让给丁,此转让行为无效

D.因为该协议实为债务让与协议,甲并未退出合伙企业,故甲仍应对镇信用社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