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以人为鉴  
  郑公魏征卒。征寝疾,上与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主欲以妻其子叔玉。征薨(hōng),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谓侍臣日:“人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zhèn)尝保此三鉴以防己过。今魏征没,朕亡一鉴矣。”     
  【注释】     ①郑公魏征:魏征在世时封为郑国公。魏征是唐太宗时名臣,常给太宗李世民提意见。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③第:府第,封建社会中官僚的大宅子。④指:指名。衡山公主:唐太宗的女儿。叔玉:魏征之子。⑤薨:公侯死称薨。⑥鉴:镜子。⑦正衣冠:使衣冠正,把衣服、帽子穿戴整齐,这是使动用法。⑧兴替:兴衰。替,衰落。⑨朕:皇帝自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郑公魏征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并为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衣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朕一鉴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文中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唐太宗以三镜自照的话,言简意赅,说明了一个至今仍有借鉴作用的道理。请简要总括出这个道理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死   

(2)写   

(3)使……正   

(4)丢失  

2.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得失。 

3.说明要善于接受历史教训和别人的意见,使自己少犯错误。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A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