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返回时间下午,“神舟七号”飞船顺利升空,在绕地球飞行3天后,返回舱于9月28日17点31分安全着陆,实现了我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为中国航天事业续写了新的辉煌。

(1)火箭在发射时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发射架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并在发射台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水_____________,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火箭喷出的炽热气体使水池冒出了大量“白气”,“白气”是_____________形成的。

(2)9月27日下午,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了出舱活动。据测算,翟志刚出舱期间在太空“行走”总里程(相对于地球)达9165km,合________m。宇航员的宇航服质量约为120kg,合________g。

(3)宇航员翟志刚出舱活动目的之一是取回放在舱外的固体润滑材料。固体润滑材料试验装置在地面上总质量为3kg,那么在太空中它的质量________3kg(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

(1)汽化吸热,液化;

(2)9.165×106,1.2×105

(3)等于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达海制药厂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由A单位实施工程总承包,其与某劳务公司签订了劳务分包合同,约定该劳务公司安排40名农民工做力工,进行基础地基处理和材料搬运工作。进场前进行了安全教育。

地基工程结束后,准备工艺设备吊装作业,吊装方案详细可靠,具体内容包括编制依据;方案选择;工艺分析与工艺布置;吊装平面布置图;施工步骤与工艺岗位分工;工艺计算(包括受力分析与计算、机具选择、被吊设备、构件校核等),但是发现吊装作业所需的劳动力不足,项目部从40名农民工中抽调10名工人,并另调1名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的起重工,充实到起重机械作业班组,配合起重吊装操作。然后再从余下30人中挑选12名体力好的青年到架子班进行脚手架搭设作业。项目安全员提出起重吊装和脚手架搭设属于特种作业,这22名力工没有特种作业操作证,不具备作业资格,不能从事这两项作业。

但项目部主管施工的副经理认为这些力工从事的是辅助性工作,仍然坚持上述人员的调配。在作业中,发生了两个事件:

事件一:施工中有1名搭设脚手架的力工不慎从25m高的空洞中坠落地面,经抢救无效当场死亡。事故发生后A单位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事件二:配合起重机械作业的人员也发生了两起事故,共造成3人重伤。

背景中吊装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否完整?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