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牛犁并举,治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材料二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步,美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1892年内燃拖拉机在美国首先研究成功……1930年上升到93万台,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与此同时,大规模农场经营占据农业生产形式的主导地位,1910年,美国共有573.7万个农场,平均每个农场经营面积为892亩,到1930年,农场数上升到629.5万个,平均每个农场的经营面积增加到953亩。这些大规模的农场,耕作方法先进,单位面积农产品的收获量高,其农产品价格比经营小块土地面积的自耕农便宜。于是,那些继续耕种小块土地的农民不得不卖掉已经难以维持生存的那一小块土地,到现代大机器工业部门去谋生路。

——彭南生《近代农民离村与城市社会问题》

材料三 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业生产进步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业和农村变革的主要特点有哪些?(4分)

(3)据材料三指出:1957~1962年、1980~1997年我国的粮食人均产量分别发生怎样的变化?分析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12分

答案

(1)进步原因:铁农具、牛耕的推广;各国的变法;封建生产方式确立(私田取代公田等)。4分

(2)特点: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大规模农场经营。4分

(3)1957~1962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减少。2分

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或“左”倾错误)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造成粮食减产。4分

1980~1997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增长。2分

原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体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农业生产发展。4分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文字“牛犁并举,治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的文字信息并结合所学从农具推广、变法和土地制度的变化但呢个和角度归结答案。第(2)从材料二中“美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与此同时,大规模农场经营占据农业生产形式的主导地位”的信息来概括特点。第(3)问属于图表信息题,依据图表中的时间进行分段分析,1957~1962年从图表中明显可以看出下降趋势,联系当时中国经济左倾错误不难作答;1980~1997年我国的粮食明显上升,原因从当时经济体制改革的角度思考作答。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也。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时光武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光武知非常人,遂相亲附。数年归家。

及汉兵起,更始立,豪杰多荐举禹,禹不肯从。及闻光武安集河北,即杖策北渡,追及于邺。光武见之甚欢,谓曰:“我得专封拜,生远来,宁欲仕乎?”禹曰:“不愿也。”光武曰:“即如是,何欲为?”禹曰:“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光武笑,因留宿闲语。禹进曰:“更始虽都关西,今山东未安,赤眉、青犊之属,动以万数,三辅假号,往往群聚。明公虽建籓辅之功,犹恐无所成立。于今之计,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以公而虑天下,不足定也。”光武大悦,因令左右号禹曰邓 * * 。常宿止于中,与定计议。

及王郎起兵,光武自蓟至信都,使禹发奔命,得数千人,令自将之,别攻拔乐阳。时任使诸将,多访于禹,禹每有所举者,皆当其才,光武以为知人。 使别将骑,与盖延等击铜马于清阳。连大克获,北州略定。及赤眉西入关,更始使定国上公王匡、襄邑王成丹、抗威 * * 刘均及诸将,分据河东、弘农以拒之。赤眉众大集,王匡等莫能当。光武筹赤眉必破长安,欲乘机并关中,而方自事山东,未知所寄,以禹沉深有大度,故授以西讨之略。

显宗即位,以禹先帝元功,拜为太傅,进见东向,甚见尊宠。居岁余,寝疾。帝数自临问,以子男二人为郎。永平元年,年五十七薨,谥曰元侯。

注:①更始立,指刘玄登基。②明公,指刘秀。

节选自《后汉书·邓禹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更始虽关西  都:建都

B.莫如揽英雄延:邀请

C.王匡等莫能当:占据

D.欲乘机关中并:兼并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邓禹有才能的一组是(3分)(  )

①闻光武安集河北,即杖策北渡,追及于邺。

②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

③以公而虑天下,不足定也。

④常宿止于中,与定计议。

⑤连大克获,北州略定。

⑥以禹沉深有大度,故授以西讨之略。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④⑤⑥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邓禹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很聪明,在长安学习的时候,认识了光武帝刘秀,知道他不是普通的人,于是和光武帝很亲近。

B.汉兵兴起,刘玄登机,许多有见识的人都向刘玄推荐邓禹,邓禹不肯跟随刘玄。却想办法追随光武帝。

C.见到光武帝后,邓禹陈述了自己的志向,分析了当下形势,并向光武帝进言献策,光武帝非常高兴。

D.邓禹屡建功勋,深受光武帝信任,显宗即位后,依然得到特别的尊崇,得病后,显宗亲自探望,并让他的两个儿子请郎中治疗。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任使诸将,多访于禹,禹每有所举者,皆当其才,光武以为知人。(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