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课内文言文阅读。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 * * ,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 * * 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 * * 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 * * 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 * * 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椹其胸,然则 * * 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 * 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1.下列语句中加粗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之遇 * * ,可谓矣——深:与“浅”相对

B.计不知所出耳——顾:不过、只是,表轻微的转折

C.此臣日夜切齿心也——拊:捶击

D.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封之——函:用匣子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秦遇 * * ——太子闻,驰往

B.樊於期偏袒扼腕进曰——伏尸

C.今得闻教——遂收盛樊於期之首

D.秦王必喜而善臣——燕国陵之耻除矣

3.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樊於期对秦的仇恨的一组是(   )

①樊 * * 仰天太息流涕

②顾计不知所出耳

③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日

④遂自刎

⑤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⑥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椹其胸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③④⑤⑥

4.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荆轲在太子丹不忍心杀掉樊於期的情况下,自己主动前去向樊於期献报仇之计,促使了樊於期的自杀。

B.从樊於期的自杀上,我们可以看出他对秦王的痛恨和对荆轲的信任,也表现出樊於期的义勇精神。

C.荆轲对樊於期说的一番话,语言委婉,虽然没有直接说明来意,但樊於期还是听出了其中的意思。

D.当太子丹听说樊於期已经自杀身亡后,表现出极度的哀伤,但是又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依计行事。

5.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则 * * 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B

3.C

4.C

5.(1)我每当想到这些,常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办法罢了!

(2)这样那么 * * 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

阅读理解与欣赏

赵光逢,字延吉。父隐,右仆射。光逢与弟光胤,皆以文学德行知名。

光逢幼嗜坟典,动守规检,议者目之为“玉界尺”。僖宗朝,登进士第。逾月,辟度支巡官,历官台省,内外两制,俱有能名,转尚书左丞、翰林承旨。

昭宗幸石门,光逢不从,昭宗遣内养戴知权赴行在,称疾解官。驾在华州,拜御史中丞。时有道士许岩士、瞽者马道殷出入禁庭,骤至列卿宫相,因此以左道求进者众,光逢持宪纪治之,皆伏法,自是其徒颇息。改礼部侍郎、知贡举。光化中,王道浸衰,南北司为党,光逢素惟慎静,虑祸及己,因持冠伊洛,屏绝交游,凡五六年。门人柳璨登庸,除吏部侍郎、太常卿。入梁为中书侍郎、平章事,累转左仆射兼租庸使,上章求退,以太子太保致仕。梁末帝爱其才,征拜司空、平章事。无几以疾辞,授司徒致仕。

同光初,弟光胤为平章事,时谒问于私第,尝语及政事,他日,光逢署其户曰“请不言中书事”,其清净寡欲端默如此。尝有女冠寄黄金一镒于其室家,时属乱离,女冠委化于他土。后二十年,金无所归,纳于河南尹张全义,请付诸宫观,其旧封尚在。两登廊庙,四退邱园,百行五常,不欺暗室,缙绅咸仰以为名教主。天成初,迁太保致仕,封齐国公,卒于洛阳。诏赠太傅。

(选自《旧五代史•卷五十八》)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辟度支巡官            辟:征召。

B.骤至列卿宫相          骤:很快。

C.王道浸衰            浸:浸透

D.弟光胤为平章事        为:任,担任。

2.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皆以文学德行知名//无几以疾辞

B.自是其徒颇息//梁末帝爱其才

C.时谒问于私第//尝有女冠寄黄金一镒于其室家

D.瞽者马道殷出入禁庭//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赵光逢“慎静廉洁”的一组是

①光逢与弟光胤,皆以文学德行知名

②因持冠伊洛,屏绝交游,凡五六年

③光逢署其户曰“请不言中书事”

④纳于河南尹张全义,请付诸宫观

⑤历官台省,内外两制,俱有能名

⑥缙绅咸仰以为名教主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A.赵光逢年幼时爱读经典书籍,一举一动都很守规矩,人们把他看作象“玉界尺”那样正直温和的人。

B.他的门人柳璨受重用,任吏部侍郎、太常卿。到梁朝时,柳璨又担任了中书侍郎、平章事,转任左仆射兼租庸使。

C.赵光逢眼见王道衰退,有人结党,他担心灾祸殃及自己,因而辞官到伊洛隐居,前后达五六年之久。

D.曾经有个女道士寄放了二十两黄金在他家里,后来女道士死了。二十年后,赵光逢便将金子交给官府,金子上的旧封条还在。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