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写作题

话题:滴水与瞬间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滴水可以反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个瞬间可以留下永恒的记忆。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试以“滴水与瞬间”话题,写一篇记叙文,也可根据内容自定题目,不少于800字。

答案

例文一

          一 笑

这期的《读者》到了,封面上有一幅画,题为“微笑的花”,还附有一首胡适的小诗《一笑》。

“十几年前,一个人对我笑了一笑,我当时不懂得什么,只觉得他笑得很好……”。   

寥寥数语,却使我觉得自己的某个部位被触动了一下,那,是我与微笑的一段缘。   

初三毕业前,我曾与几位同学去一所师范类专科学校面试。朗诵和唱歌都顺利过关之后,我来到一间很大的练功房外,准备进行最后一项测试——舞蹈。

我趴在窗台上,打量着这间练功房,它很宽敞,地板用蜡打得光亮。可是这宽敞让我觉得压抑,孤独;这光亮使我紧张,局促,手心渐渐渗出了汗,在油漆的窗台上,留下了两块湿漉漉的印迹。

我不敢注视前排的考官,他们的眼镜反射。出的光晕严厉而让人怯于正视,于是我注意到了那个正站在地板中央翩翩起舞的考生,舞步轻盈,动作优雅——哦!她摔倒了!在跳到高潮时摔倒了,多么可惜!她脸红了,然后站起来向考官深深鞠了一躬,转身离开。下一个是我,而她的失败,令本已紧张异常的我更加惴惴不安,可是当我们在练功房门口擦肩而过的一刹那,她抬起头给了我一个灿烂的微笑,鼻翼微皱,嘴角稍稍上扬,没有丝毫怯懦与沮丧的微笑,这笑是如此纯美,使得我无法立刻去体味去诠释,而我站在那宽敞的练功房里,那光亮的地板的正中央时我已不再紧张压抑却充满了信心与力量。我边唱边跳,歌声与舞步是如此地和谐,而展现在我眼前的始终是一个灿烂、纯美的微笑。

几天后,我以很高的分数,接到了这所学校的面试合格证,我笑了,为那个微笑而笑了。虽然最终没有去那所学校,但那个微笑一直留在我心里。

微笑,对于我们每个人自己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了,但我们身边的人却可以从中得到安慰和鼓励,把你的灿烂散发到周围,让微笑去告诉身边的朋友:“我只想在你的理想和希望中,为你增添一份鼓励,我只想在你的生活中出现疲惫和失意的时候,能给你一点力量和希冀。”至真、至善、至美,是微笑。

“……其实只是那一笑,我也许不会再见她,但我感谢她笑得真好!”

评点:作者敏锐地捕捉了“一个灿烂的微笑”,细腻而传神地展现了瞬间“一笑”的“灿烂、纯美”,把生活中“至真、至善、至美”的一个精彩瞬间呈现在读者面前。行文之中,作者饱和着自己的感受来写这“一笑”,在写足感受的基础上以抒情般的议论揭示“一笑”的深意,呼唤人们用“微笑”去散发自己的灿烂,表达自己的真情,感人而又深刻。文章以胡适的小诗起笔并收束全文,又似乎增添了文明的底蕴,浓化了文章的诗意。“回眸一笑百媚生”,纯真,优美,虽短小而韵味深厚的《一笑》,令人百读不厌,终生难忘。

例文二

        大板巷

大板巷即使不是南京最窄小的巷子,至少也是其中之一。

中午放学后,我心中郁闷,沉重,慢慢往外踱着步子。来到平日常吃饭的街道里,每个店里人都爆满,我便顺着街继续往里走,头一直低垂着。考试很不理想,都高二了,再这样下去我这辈子就完了,考试、考试、考试,这半学期每天都疲于奔命,结果却仍是一塌糊涂,怎么办?怎么办?

当我再次抬起头时,我已置身于一个从没到过的陌巷中,周围墙上的路牌告诉我,它的名字叫大板巷,这是一条使人想起哈莱姆的小巷。小巷两旁不是矮山灰暗的平房,就是不知什么年代搭建成的两层来高的木板小楼,房屋门前摆着老式的生活用品:煤炉、痰盂、马桶……突然,一滴水掉落下来,直入我的脖项,抬头一看,天空被横七竖八的晾衣线割得支离破碎,一件件湿衣服正往下滴水,“妈的,买个带脱水甩干的不行吗!”我忿忿地想着。这条巷子里住着的,可以说都是生活条件极差的人。

我的肚子开始不放过我了,折腾得利害,我只好四下寻找吃饭的地方,正好前面不远处有一家小吃店,我便进去,寻了个正对街面的座位坐下,要了一碗炒面;人虽不多,但做面师傅的手脚慢得出奇。我也不催,静静地看着街对面卖烤山芋的老头。

这老头,身上穿着脏兮兮的蓝色中山装,下身是已分辨不出最初颜色和式样的裤子,脚上蹬着布鞋,脑袋上顶着一顶被烟熏黑的工人帽,这身行头还真不好找。“卖烤山芋,香喷喷的烤山芋……”一说话牵动了满脸刀刻的皱纹。我看了,心中升起一丝怜悯,这样的老人,冬天还要靠卖烤山芋讨生活,他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比他卑微的恐怕只有乞丐和不法之徒了。这老人恐怕……“砰”,“你的炒面好了!”我的思堵被冒着热气的炒面打断了。

一盘炒面下去后,肚子不再闹了。我突然听见一阵苍老的笑声,循声望去,正是那卖烤山芋的老头,一个老太在他身旁,一边说笑,一边把一块大馒头撕成小块,一小块一小块地往老头口中塞,老头乐得前仰后合,我不知道一个生活在贫困线上的人如何能笑得这么开心,我觉得这个老头并不可怜,他的生活是很艰辛,但他却微笑面对,他物质生活水平不高,但他精神愉悦。他可能是一直到此时还没卖掉一个小山芋,但他依然可以吃着老伴送进嘴里两毛钱一个的馒头而哈哈大笑。他是强者,生活的艰辛和家庭的重压在身仍可以开怀大笑的强者。

世间最难的不是搞科研、不是做学问、不是玩艺术创作、不是写作、不是做领导、不是处理人际关系、不是当贼、不是做皇帝老儿、不走打扫厕所、不是讨好上司……最难的是活着。而对于我来说,学习却是很难的。老头对于那样艰辛的生活都可以乐观地对待,相对于生活的艰辛,学习的苦累和失败又何足道哉?我不必悲观,也无须失望,不用忧心忡忡地考虑将来,我只需要用老人百分之一的乐观和他一样的笑脸来对待今后的学习。我将以愉快的心情面对不及老人生活艰辛百分之一的学习的艰苦,我不会再为这次考试的失败而沉着脸……

出了店,我抬起头,扬着脸,嘴角有一丝笑意,走在大板巷里,才发现原来每个人都笑盈盈的,包括刷马桶的老大,让任何的艰难困苦都在我们的笑容前颤抖吧。

评点:文章刻画了一个“靠烤山芋讨生活”,虽贫穷却活得十分开心的老人形象。看来,老人与老伴相依为命,面对极差的生活条件,两位老人共同创造着生活的乐趣,只见“老太在他身旁,一边说笑,一边把一块大馒头撕成小块,一小块一小块往老头口中塞,老头乐得前仰后合”,这是一幅怎样感人至深的笑对生活图!这是一个精彩的瞬间,正是这样一个瞬间,作者被深深震撼了。在对这个瞬间细腻描写的基础上,文章充分展开议论,指出什么人才是生活的真正强者,意念深刻。文章也以较多的笔墨写了“我”怎样因考试失利而沮丧,又怎样从老人那里得到了鼓舞,既衬托了老人形象,更突出了文章所议人生哲理的现实意义。

写作提示:这也是一篇话题作文。既然是写滴水与瞬间,文章所写内容的时间跨度就只能是短暂的;当然,也可以写一段经历较长时间的事情,但相对于那精彩的瞬间而言,此前此后则是背景、铺垫和尾声。对“瞬间”的描写应非常细腻,对“瞬间”的美应作画龙点睛的揭示。

填空题
多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