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外国摄影家说:“生活中的一切,无非是光和影,当你看到一束光线从窗户射进,你要立即想到其阴影,两者不是独立存在的。”一位中国诗人说:“有人在阳光下/低着头只看见阴影/有人在阴影里/往远看全是阳光。”看来,“光和影”跟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而不同的人对此的认识也不尽相同。你对这个问题又是怎么认识的?有什么富于个性的体验?请以“光和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答案

优秀作文展评

抬起阳光的脸

峰巅上的雪莲,在生命的绝地处,也会挺起傲然的尊严;狂浪上的海燕,在生命的险境里,也会发出快乐的呐喊;黑暗中挣扎的蛹,在生命的寂寞里,也会磨炼出飞翔的羽翼。不朽的生命,总是在考验中绽放永恒的灿烂;圣洁的灵魂,总是在阴影里持续生命的光亮。

人的生命总是在光明与黑暗的搏斗中不断前进。用荆棘来铺设我们攀登人生高峰的阶梯,坎坷、险途使我们的生命多彩而丰盈。人生路上,请高举光明的火把,抬起阳光的脸,向一切不幸和苦难的“阴影”宣战,时刻保持斗士的姿态,站立成永不倒的丰碑。

如果说在光的背后一定会有阴影,那么成功的背后也一样铺满辛酸和苦累。掬一抔阳光,洗去身心的疲惫,让人生的天空不再被阴霾遮蔽。踩着脚下的阴影,向着阳光前行。希望之灯,为强者而永放光芒!

如果挫折、不幸对李丽来说,是沉重的阴影,那么,自强不息就是她前进路上的明灯。她用轮椅画出的爱心轨迹,正是她踏着生命的阴影踩出的一条阳光大道。其实,拨开乌云终见青天。阴影在左,光明在右,一个转身的距离,你就可以背对阴影面向阳光。

浓密树叶下洒漏的斑驳阳光,虽然经历了重重遮拦,但依然从缝隙中找到一条条出路。阳光碎落在地,光的声音依然响亮。请记住,阴影里也滋生着阳光,阳光的碎片必将缝合,生命的旅程仍要继续,前行便是一种快乐,不在乎是否风雨载途。

邰丽华像极了这曾经破碎的阳光,她听不到世界的声音,却能用心感受到生命的响亮。她用绝美的舞蹈让我们听到了花开的声音。上帝为她掩上了门,她却为自己打开了一扇窗,她仰起阳光的脸,用不懈的追求和超常的坚韧谱写了生命的乐章。

人生之路无坦途,阴影潜伏脚下之时,要学会抬头,挺胸,大步向前走;要学会从黑暗中突破,找到一片艳阳天,为自己的天空撑起一片亮丽的风景。

不要让阴霾遮蔽了你的天空,不要让希望之光在黑暗中熄灭。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但唯独不能没有生命之光,有光之处,生命就生生不息。无论身陷何种困境,请不要低头,面向阳光,一定会春暖花开!

乌云后,阳光在笑

阳光无处不在,即使是几千米深的海底,依然有光,因为那里有生命的气息。就算“黑云压城”,也会有“甲光向鳞”。世界在昭示一个真理:只要有阳光存在,阴影就会扫除殆尽。人生的光明大道,就是踏着“阴影”走出来的。

开花的苹果树不一定结果,但不开花的苹果树一定不会结果。同样,对于我们,身陷阴影中不一定失败,但在阴影中放弃寻找光明必将永无出路。人生之路不是一条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而是荆棘满地、杂草丛生,只有善于在阴影中找到通往光明的出口,才能突破人生的瓶颈,寻得人生的“桃花源”。

手拿筷子吃饭,简单。但是如果没有双手呢?胡春香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她天生没有手脚,从开始懂事,她就想到了死。可即使是死,她也难做到。她的生命充满了阴影,但面对亲情,她感动了;面对关爱,她醒悟了。生命之窗射进了一道道耀眼的光——为爱自己的人,为自己所爱的人活着,生命不拒绝伤痛,绝不能做命运的背叛者。从拿起筷子吃到第一口饭,从爬行到走路,她用了三年的时间,就这样,她凭着惊人的毅力在灰暗的人生中,看到了人生的第一缕曙光——上大学。她给我们所有的人一个深刻的启示:每一条光明的路,都是踏着阴影前行的,人生中的阴影既然难以避免,索性鼓起勇气的风帆,果敢启航。

生存没有绝境。面对迎面而来的熊熊大火,如果你仓皇逃命或者手足无措,最终会被大火吞噬。只有迎着火舌,勇敢的突奔,才有生的希望。

面对生活我不哭的桑兰,即使翅膀折了心也要飞的张海迪,就算双耳失聪也要奏响壮丽乐章的贝多芬,命运没有给他们一举成名的机会,甚至吝啬到没有给他们一个健康的体魄,但是面对人生的阴影,他们都勇敢地追求光明,最终铺就通往成功的阳光大道。

“不畏浮云遮望眼”,是的,浮云中只有敢于冲破层层阻隔的人,才能登临峰巅“一览众山小”。也许你正因感情的挫折而心灰意冷,也许你正因为事业的失败而万念俱灰,也许你正因为梦想的破裂而自暴自弃……请记住,“阳光总在风雨之后”,人生需要种种考验的历练,成功本身就意味着要付出代价。

挫折是弱者的无底深渊,是强者登天的垫脚石。面对人生的逆境、生活的阴影,我们没有理由退却,牢牢攥紧生命的火把,光明一定会照彻我们的人生旅途。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不敢迈的脚步。

光与影偕舞

如果我们将阳光比作欢乐,那么阴影就是痛苦,自然中光明与阴影相伴而行,生活中欢乐与痛苦也总是相偕而舞。经历风雨才见彩虹,不拒绝痛苦,才能换来幸福。

我们赞叹火山爆发的辉煌,却不曾想过火山为了一时的喷薄,要忍受着潜伏地下百年、千年甚至万年奔突的挣扎。

我们感慨风雪傲立的梅花,春天桃李满园争奇斗妍,她无动于衷;夏日荷香满塘清馨馥郁,她不动声色;秋天菊花舒展满地铺金,她默不作声。我们感慨梅花的孤独,但冬日里她在风雪中绽放,美丽耀眼,又有谁能与之媲美?

痛苦的经历引燃“光明”的种子。李清照睹物伤怀,慨然吟道“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清伦绝俗的她,一颗滴血的心随江水流去,宋词踩着那伤感的流去而驶向了婉约,李清照用他的凄婉、缠绵,铸就了深沉的文学之风,再造了一轮光辉的太阳。

欢乐的旋律中同样也在演奏着痛苦的乐章。当李白满怀激情实现了入仕之愿,能像普通的读书人那样“达则兼济天下”之时,他那火热的心便开始冰冷,官场黑暗,他们不需要李白的治国贤才,他们只不过打着惜才的幌子,让他在后宫写些“云想衣裳花想客”这样的艳歌,所以李白离开了“摧眉折腰”的朝廷,离开了“令人不得开心颜”的尘世,去寻找那“安放白鹿的青崖”,寻找桃花潭边的美酒,寻找雪花大如席的轩辕台……李白在欢乐中体会到了痛苦,又在痛苦中寻找到了欢乐,一声绝唱,唱响了整个中华文学史。

朋友,此时无论你感觉或许的不如意,无论你在乎多少的得与失,人生自落地便要经历痛苦,像享受幸福一样去享受难以避免的磨难。破茧为蝶的过程,凤凰涅磐的再生,都要通过一条布满阴影的路,与其把痛苦看作一种折磨,还不如迈开脚步,甩开阴影,如同李白,为人生开拓新的突破口。在阴影中起舞,在起舞中歌唱。人生要永远保持飞翔的姿态!

是啊,越明亮的地方也就越有漆黑的影子,越黑暗的地方也往往容易被光明击破。生活有时总会给我们开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请不必耿耿于怀。当人生不再坦途,当命运阴云密布,请用你的豁达与坚毅,去舞蹈最纯美的精彩。

哭过,笑过,风雨兼程。“光与影”偕舞,生命的华章,正是由梦开始的那一刻而走向高潮。

让心灵充满阳光

我的心常常在黑夜的海上漂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

                                 ——题记

青山有绿水相依,明月有众星相陪,白云有清风相随。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伴侣,而与光明不离不弃的却是阴影。

 造物主在创造这个世界的时候,本来就把光和影这两样东西同时交给了人类。所以,当你徘徊在寒冷的隆冬时,你才可以期盼阳光的温暖;当你伫立在炎炎的夏日下,你才可以怀念阴影的沁凉。黎明的第一缕阳光总会特别美丽,因为有了黑夜的陪衬;星光下的夜格外迷人,因为有了星光的点缀。可以说,朱自清笔下的荷塘倒映出的正是一幅现实世界的图景:“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仿佛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但是,当这种光与影的游戏在心灵世界演绎的时候,我们就不会那么轻松了。一旦生命的阳光在你眼前消失,阴影便会永驻你的心头;而让心灵充满阳光,阴影就会被你踩在脚下。

 “只有一点微弱的灯光,就是那一点仿佛随时都会被黑暗扑灭的灯光也可以鼓舞我多走一段长长的路”——这是巴金在述说。他当时所处的是怎样的年代哟!沧海横流,风雨如晦……人们难免望不见前程,看不到希望,这时我们需要自己点亮一盏灯。它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正是这一盏希望之灯,引领着巴金和无数的人走过了那个阴暗的年代。

 “我将再次去迎接那初升的旭日”——这是海伦·凯勒的渴望。与阳光失之交臂的她,无法目睹绚烂的旭日,无法凝视友人陌生又熟悉的脸庞,无法欣赏由黑夜变成白天的奇观……然而,阴影下的生活泯灭不了她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她用心灵的眼睛寻觅阳光的踪迹,用心灵的触角描摹阳光的缤纷,于是,她成了世界上最“阳光”的女人,为万众所瞩目、所景仰。

 或许我们比巴金幸运,或许我们比海伦健全,但人生不如意事常十有八九,阴影也常常会不期而遇,也许只是一次考试的失利,也许只是一场与同伴的口角,也许只是与父母的一个小小的摩擦,我们的心空顿时乌云密布,暴风骤雨即将降临。其实,只要在奋斗,希望之光就会在前方招手;只要在生活,友情和亲情之光就会与我们长久相伴。

 因此,让心灵充满阳光,把阴影踩在前行的步履之下,这才是我们应取的人生姿态。

光影相融驰骋遨翔

人生就是在一片恶劣贫脊的土地上,开垦出自己的乐土。——题记

芸芸众生,上天早已安排;大千世界,人生自己把握。

鸟,接受上天给予的沉重的翅膀,原本只是增加行动的负担的翅膀,鸟却让它使自己飞翔在苍穹的青天和洁白云朵上,拥有俯瞰大地的英姿。

马,接受上天给予的没有趾头的蹄子,原本只是无法抓取伸握的蹄子,马却让它使自己奔驰在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上,拥有风驰电掣在呼呼中嘶吼的快感。

鱼,接受上天给予的不能在陆地上呼吸的腮,原本只是脆弱得要一辈子与水相伴呼吸不到高山崖壁上的空气的腮,鱼却让它使自己遨游在青藻滑石或明如镜或蓝如天的水里,享受到浪涌涛起的惬意。

鸟,马,鱼,它们是天生的神兽吗?是天使羽翼下的灵宠吗?不,不是。它们都是这平凡尘世里的生物,它们原本一样平凡。那么是上天赐予了它们神力吗?没有!上天只是在它们脆弱的人生里掀起一层浪!是它们自己,在这覆天遮地灭生荼灵的环境里让自己蜕变,撑起空灵艳丽的天空,迎来明媚的阳光。

所以,人也可以做得到。

是的,我们看见了:司马迁接受惨无人道的迫害,让自己坚强,留下了流芳百世的《史记》。

居里夫人承受丈夫突然离世的哀伤,让自己坚强,在诺贝尔史上谛造神话。

霍金接受身残得无法行走,无法说话,甚至只能屈动手指的噩运,在物理的世界里铸就了不朽的丰碑。

他们原本也平凡。只是他们坚强地接受在地上漆黑的阴影,然后抬起头,朝着青天的云上的熊熊烈日微笑,享受阳光的温暖。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阴影,或是天生的残疾或是突如其来的意外,或是毫无预兆的噩运……只是我们有的时候不肯接受这片阴影,却无谓地逃避,不知道逃避的同时,也逃离了阳光的灿烂,陷入阴沉无天日的阴天。

郭敬明说,越明亮的地方就会有越漆黑的影子。其实他还没说完。当你接受了影子,就可以享受最明亮的阳光。

不要再在阴天伤心自己的影子。勇敢些,让它和阳光相融,然后我们一起,驰聘遨翔!

[点评]

全文先从大自然中的鸟、马、鱼入手,阐述它们能够战胜像阴影一样脆弱的一面,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从而迎来明媚的阳光;接着联系生活现实,指出人不会被阴影(如困难、挫折、噩运等)打败,他们也一样能成为生活的强者,也一样能沐浴着灿烂的阳光(走向成功)。本文不仅“阳光和阴影”之间的关系阐述得很到位,而且“阳光与阴影”之间的寓意也揭示得很深刻。

审题立意

此次作文立意方面都比较准确,而且角度新颖,值得肯定。本节课我们着重谈谈多角度立意的问题。

题目中外国摄影家的话,提示我们有光必有影,有影必有光,两者互为条件;中国诗人的话,则用“光和影”来比喻生活中的人和事——不同的人由于观念不同,面对同一种现象却看到了不同的结果(侧面)。要特别注意的是,无论是摄影家还是诗人都承认“光和影”的基本关系,即两者是同时存在,相互依存的——这便是本文立意的一个基点。

 如果文章的立意、选材偏离了这个基点,就容易离题或偏题;而仅仅去证明这个其实无需再做证明的基点,又会失去写作此文的价值,实际意义不大。写作实际上要求在话题范围内,去寻找或开拓自己的立意和选材的空间。

“光和影”这一话题是个寓意性题目,理解话题首先要分析其内在寓意,联系生活实际,把握“光和影”的现实意义。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思考:

第一,  人生中在所难免要遇到各种困难、挫折、失败、厄运等,这正是人生的阴影;对

此,我们不能消极沉沦,必须心存信念、希望、勇气等,向着光明的未来前进,才能赢得成功的人生。是的“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只要心中还有梦”,何不“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要坚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

光和影:信念、希望、勇气、成功和困难、挫折、失败、厄运

由此我们可以立意:要走出“阴影”,必须心存“光明”。

只要心中充满“光明”,“阴影”总在脚下。

向着“光明”前进,把“阴影”甩到身后。

第二,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希望收获,都期盼人生之路洒满“阳光”。必须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人生春风得意之时,要警惕骄傲自满、盲目乐观、不思进取、贪图安乐的“阴影”,遮蔽前行之路;要小心曾经的成功也埋伏着可能导致失败的隐患,要善于从成功中总结经验教训,避免“阴沟里翻船”。

光和影:成功、收获、荣耀和骄傲、盲目乐观、贪图安乐、不思进取

由此我们可以立意:

当人生春风得意之时,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被身后的“阴影”绊倒。

第三,在大力倡导和平与发展、和谐与共荣的今天,要清醒认识各种阴暗的危机四伏。和平与发展的主流中,恐怖袭击、霸权逆流、地区矛盾冲突日渐激化;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阵地的冲击愈演愈烈。当今我国大力宣扬正气和文明,社会风气日益净化、人际关系逐渐走向融洽,“阳光工程”“圆梦行动”“城乡手拉手”等活动,掀起一股股暖流,在社会风气一派“阳光明媚”之时,不可忽视各种暗流涌动,假货大行其道、法轮功作祟、贪污腐败屡禁不止、新闻调查国人拥抢公共汽车反映国人道德观念淡薄等现象依然存在。

光和影:和平、和谐、正气、文明和恐怖、霸权、矛盾、虚假、腐败

由此我们可以立意:要高举“文明”之旗,扫除“阴影”之弊;生活在“阳光”之下,要警惕暗藏的“阴影危机”。

第四,也可以从某种思想意识上的“阴影”,如自卑、固执、狭隘等入手,谈用自信、宽容大度等“阳光”性格来战胜与克服一切“阴影”,此立意面相对较窄。

光和影:自信、宽荣大度和自卑、固执、狭隘 

第五,以上我们着重从“光和影”寓意的内在联系上入手分析,通过联系实际,将话题化虚为实、化大为小。如果从“光和影”的彼此关联和联想的角度分析,我们也可以确立立意角度。泰戈尔有句诗“感谢这灯焰的光辉,但别忘了那掌灯者坚忍地伫立在阴影中”,这首诗启示我们:当我们体味成功、收获的喜悦、享受美好的生活之时,要想到是谁在我们的背后默默无闻的奉献。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