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Q、T五种元素位于前四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X 形成的单质分子中无孤电子对,Y的基态原子中p能级上有两个未成对电子,Z原子的半径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 Q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一种主要物质,T2+所含有的电子数等于Z和Q原子的电子数之和。
(1)Q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 族,T2+的电子排布式为 。
(2)Y元素和Q元素分别形成的组成相似的氢化物中,沸点较高的是 (写化学式),原因是
用惰性电极电解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3)Z与Q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原因
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已知在25℃、101325Pa时:
2T(s)+Q(s)=T2Q(s) △H=-79.5KJ/mol
Q(s)+Y2(g)=QY2(g) △H=-296.6KJ/mol
根据上述反应,请写出T2Q与Y2反应生成T与 QY2的热化学方程式 。
(14分)
(1)三;ⅥA (各1分) 1s22s22p63s23p63d9 (2分)
(2)H2O 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2分) 4OH-+4e-="2" H2O+O2↑ (2分)
(3)碱性 (1分) S2- + H2OHS-+ OH-(2分)
(4)Cu2S(s)+O2(g)=2Cu(s)+ SO2 (g)△H=-217.1KJ/mol (3分)
题目分析:X、Y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X 形成的单质分子中无孤电子对,则X中所有电子均形成共用电子对,只能为H;Y的基态原子中p能级上有两个未成对电子,可知p能级有2或4个电子,单质为气态的只有O;Q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一种主要物质,可能为N或S,而Q的原子序数大于Y,只能为S;同样可以分析出Z为Na;T2+所含有的电子数等于Z和Q原子的电子数之和,推知T为Cu。
(1)S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ⅥA族,Cu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9。
(2)由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使熔沸点H2O> H2S。用惰性电极电解NaOH水溶液阳极放电的是OH-,
(3)Na2S为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原因是S2-的水解:S2- + H2OHS-+ OH-。
(4)由①式2Cu (s)+S(s)= Cu2S(s) △H1= -79.5KJ/mol
②式S(s)+O2(g)=SO2(g) △H2= -296.6KJ/mol根据盖斯定律可以计算得到:
②-①=Cu2S(s)+O2(g)=2Cu(s)+ SO2 (g) △H=△H2-△H1=-217.1KJ/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