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发达地区和城市的工矿企业和建筑行业打工,为推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们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情况普遍存在:如生产环境恶劣,工资拖欠,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人格尊严受到侵犯等。
材料二:专家指出,我国的广大农村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到城市打工并非农民赚钱的唯一出路。而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条,是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材料三: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联系材料一、三,分析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经济意义。(8分)
(2)联系材料二,运用有关经济常识说明农业产业化是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的。(8分)
(3)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维护不仅是政府和用人单位的事,农民工自身也存在着问题。请你给农民工在 * * 问题上提出合理化的建议。(8分)
(1)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非农产业的各个领域创造着巨大的社会财富,是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贡献者。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切实解决,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关系到工业化、城镇化和“以工补农、以城促乡”;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是保障人民各项权益的具体体现,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具体要求。
(2)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就是实行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经营方式,它把千万家农户和千变万化的市场连接起来,把农业生产改造成与市场经济相衔接的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商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农产品的深加工,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档次,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从而扩大市场占有率,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使农产品卖出好价钱,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农副产品的深度开发,通过农业产业链条向加工、销售延伸,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需求,扩大增收渠道。
(3)一要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努力完成劳动生产任务,用自己的出色表现实现人生价值和获得合法权益。二是依法 * *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要通过正当途径据理力争,必要时应拿起法律武器通过诉讼方式解决。三是依法组建工会。通过工会组织诉求自己的合法权益,变个人 * * 为组织、集体 * * ,以降低 * * 成本,增加胜诉几率。
本题立足于“三农”问题的社会热点,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并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第(1)问要求联系材料分析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经济意义。回答时必须抓住“经济”这一关键词。做好第(2)问,首先要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农业产业化是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的”,答题要点落实在农业产业化的含义和要求上;其次从要求中找出与农民增收的关系,那么就可以从“深加工、附加值、质量、市场占有、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等方面说明怎样增加农民收入。第(3)问看似开放,其实在组织答案时必须围绕课本知识作答。就是说,不能脱离课本而任意发挥。只有把课本知识和“农民工 * * 问题”相联系,才能作出准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