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不读《史记》 王士祯
宋荔裳方伯①在塾读书时,有岸然而来者,则一老甲榜②也。问:“小儿读何书?”以《史记》对。 问:“何人所作?”曰:“大史公。”问:“大史公是何科进士?”曰:“汉大史,非今进士也。”遂取书阅之,不数行,辄弃去,曰:“亦不见佳,读之何益?”乃昂然而出。
[注释]①宋荔裳:宋琬.号荔裳,清初散文家。方伯:明清时对布政使(官职)的称呼。②清朝科举制度中进士的别称。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以《史记》对 (2)遂取书阅之 (3)不数行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亦不见佳,读之何益?
小题3:本文刻画的老甲榜形象和我们课本中学到的哪一人物相似?请举一例,简要说明理由。
小题1:(1)回答 (2)于是 (3)几
小题1:也不见得有什么好,读它有什么用处呢?
小题1:范进(或“孔乙己”),深受科举制度毒害。
小题1:此题考点是解释词义,解释时结合句子。(1)回答 ;(2)于是 ;(3)几。
小题1:此题考点是翻译句子,翻译时注意把关键词语译出,省略的成分补上,通顺即可。也不见得有什么好,读它有什么用处呢?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老甲榜不知《史记》为何书,不知太史公为何人,这样愚妄无知的人偏能金榜题名,这是对科举制度的莫大讽刺。课本中的范进、孔乙己也像他这样,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