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进士不读《史记》   王士祯

宋荔裳方伯在塾读书时,有岸然而来者,则一老甲榜也。问:“小儿读何书?”以《史记》对。 问:“何人所作?”曰:“大史公。”问:“大史公是何科进士?”曰:“汉大史,非今进士也。”遂取书阅之,不数行,辄弃去,曰:“亦不见佳,读之何益?”乃昂然而出。

[注释]①宋荔裳:宋琬.号荔裳,清初散文家。方伯:明清时对布政使(官职)的称呼。②清朝科举制度中进士的别称。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以《史记》对    (2)遂取书阅之    (3)不数行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亦不见佳,读之何益?

小题3:本文刻画的老甲榜形象和我们课本中学到的哪一人物相似?请举一例,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小题1:(1)回答    (2)于是    (3)几

小题1:也不见得有什么好,读它有什么用处呢?  

小题1:范进(或“孔乙己”),深受科举制度毒害。

小题1:此题考点是解释词义,解释时结合句子。(1)回答 ;(2)于是 ;(3)几。

小题1:此题考点是翻译句子,翻译时注意把关键词语译出,省略的成分补上,通顺即可。也不见得有什么好,读它有什么用处呢?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老甲榜不知《史记》为何书,不知太史公为何人,这样愚妄无知的人偏能金榜题名,这是对科举制度的莫大讽刺。课本中的范进、孔乙己也像他这样,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甲公司为增强营运能力,决定新建一栋办公楼,所需资金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筹集。2013年1月1日,甲公司经批准按面值发行5年期到期一次还本、分期付息、票面年利率为6%的可转换公司债券5000万元,不考虑发行费用,款项于当日收存银行并专户存储。债券发行2年后可转换为普通股股票,初始转股价为每股10元(按转换日债券的面值转股,假设转股时应付利息已全部支付),股票面值为每股1元,余额退还现金。2013年1月1日二级市场上与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债券类似的没有附带转换权债券的市场利率为9%。(=0.6499,=3.8897)乙房产开发企业(以下简称乙企业)取得了甲公司该办公楼承建项目,并与甲公司签订了总金额为5000万元的固定造价合同。乙企业合同完工进度按照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工程已于2013年2月1日开工,预计2015年9月完工。最初预计的工程总成本为4000万元,到2014年底,由于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调整了预计总成本,预计工程总成本已为5200万元。乙企业于2015年7月提前两个月完成了建造合同,工程质量优良,甲同意支付奖励款100万元。建造该工程的其他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经临时股东大会授权,2013年2月9日甲公司利用项目闲置资金购入丙公司股票400万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实际支付价款3380万元(其中含相关税费20万元)。5月28日甲公司以每股8.35元的价格卖出丙公司股票250万股,支付相关税费12万元,所得款项于次日收存银行。6月30日丙公司股票收盘价为每股7.10元。8月28日甲公司以每股9.15元的价格卖出丙公司股票150万股,支付相关税费6万元,所得款项于次日收存银行。不考虑股票交易应交纳的所得税。甲公司2013年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的专户存款在资本化期间内实际取得的存款利息收入为25万元。根据上述资料,假设考虑其他税费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假设长城公司可转换债券的持有人在2015年1月1日全部行使转换权,则公司增加的"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为()元。

A.47037267.21

B.49337501.79

C.50400000.00

D.5243726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