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问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葆。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予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选出下列句中加粗词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子夫子乎

B.风吹草低牛羊

C.其二子焉

D.图穷而匕

2.下列虚词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B.子路拱而立

C.杀鸡为黍而食之

D.植其杖而芸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评点下列句子,谈谈自己的看法。

原句: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评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B 

3.(1)译文:君臣间的关系怎么能废弃呢?想要使自身清白,却破坏了根本的君臣伦理关系。  

(2)译文:君子做官,目的是推行他的道术或主张。至于道术的不能推行,(我们)早就知道了。

4.“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是“丈人”对孔丘的批判,而是在强调子路的看法,即,子路认为,隐居山林是不对的。(意对即可)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