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
信息① 原子半径大小:A>B>C>D
信息② 四种元素之间形成的某三种分子的比例模型及部分性质: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2)BC2分子的电子式 ;
(3)A元素的单质与物质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丙的钠盐溶液呈______性,用化学用语表示其原因 ;
(5)物质丁的元素组成和甲相同,丁分子具有18电子结构。向盛有一定浓度丁溶液的试管中,逐滴加入用少量稀硫酸酸化的硫酸亚铁溶液。滴加过程中的现象是:
①浅绿色溶液变成深棕黄色;
②有少量气泡出现(经验证是氧气),片刻后反应变得剧烈,并放出较多热量,继续滴加溶液,静置一段时间;
③试管底部出现红褐色沉淀。向浊液中再滴入稀硫酸,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请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及必要的文字解释①、②、③中加点的字。
① ;
② ;
;
③ 。
(1)第2周期ⅣA族 (2)
(3)Cl2+H2OH++Cl—+HClO[写“=”也可以]
(4)碱性 ClO-+H2OHClO+OH-
(5)①2Fe2++H2O2+2H+=2Fe3++2H2O
浅绿色Fe2+被过氧化氢氧化成黄色Fe3+(浓度大时呈深棕黄色)
②过氧化氢分解可产生氧气,常温时反应2H2O2=2H2O+O2↑较慢,因而开始气泡少;受热并且被逐渐增多的Fe3+催化,使反应速率加快而剧烈
③反应①使c(H+)降低且反应②放热,从而使水解平衡Fe3++3H2OFe(OH)3+3H+正向移动,当水解出的Fe(OH)3较多时就聚集为沉淀(因反应放热会使氢氧化铁部分分解为红棕色氧化铁)
题目分析:根据三种化合物的比例模型及性质介绍,可知甲为H2O,乙为CH4,丙为HClO。根据四种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可知A为Cl,B为C,C为O,D为H。
(1)B为C,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第VIA族。
(2)BC2为CO2,碳氧之间形成双键,有2个共用电子对。
(3)Cl2与H2O反应生成盐酸和HClO,HClO是弱酸,要写成分子形式。
(4)NaClO溶液显碱性,因为ClO-水解使溶液中OH-浓度大于H+浓度。
(5)丁有H、O两种元素构成,且为18电子分子,则丁为H2O2。
①H2O2有强氧化性,可将浅绿色的Fe2+氧化为棕黄色的Fe3+。
②Fe3+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
③H2O2分解产生的热量促进了Fe3+水解,产生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