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材料
雅典人口总数 | 雅典公民总数 |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 表决形式 | 程序 | 罪名 | ||
陪审员 | 审判员 | 产生方式 | |||||
约40万 | 约4万人 | 6000人 | 501人 | 抽签 | 举手 | 一审制 | 慢神和蛊惑青年 |
材料三 国会可用三分之二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等的否决,可通过法律规定法院的组织与权限。众议院有权对犯有“背叛、行贿、受贿或犯有其他重大罪行和恶行”的总统、副总统等提出弹劾。
材料四 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中华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雅典民主存在的问题。(2分)
(2)材料二、三分别出自哪国的什么政治文献?确立了近代西方哪两种类型的政治体制?有人 把这种制度形象地比喻为“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这说明这种制度的核心是什么?(5分)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国家政体与我国古代对官吏的制约有什么本质差异?(2分)
(4)以上不同的民主发展模式给你什么启示?(1分)
(1)民主范围狭窄、参政方式原始、国家权力滥用。(答出2点即得2分)
(2)材料一:英国《权利法案》;材料二:美国1787年宪法(2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2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1分)
(3)中国的三省六部制,最终受制于皇权,体现了君主专制的特点。西方三权分立受制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2分)
(4)民主有阶级性;符合本国国情和时代发展潮流。
题目分析:(1)材料一表格数据说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少数人的民主,民主范围狭窄。苏格拉底之死说明直接民主滥用权力影响民主政治的公正性;(2)从材料二、三的内容可直接判断出两部文献的名称和两国政体的特点;“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说明了权力制衡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3)近代西方国家政体与中国对官吏的制约有本质的不同,前者强调维护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后者对官吏的监督是为了强化皇权;(4)综合上述材料,可以找出民主发展模式的启示,即:民主有阶级性;符合本国国情和时代发展潮流。
点评:中西方政体比较的试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其主要意图在于让学生明白中西方政体是两种不同文明的表现形式,都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的存在。不能简单地作出对中西方政体孰优孰劣的比较,而只能看其在不同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