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_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

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

(1)每有会意   ▲   (2)性嗜酒   ▲    

(3)期在必醉   ▲   (4)既醉而退   ▲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字用法不同于其它的一项是(▲)。(3分)

A.亦不详其姓字

B.其如土石何

C.亲旧知其如此

D.食之不能尽其材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小题4:五柳先生“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4分)

答案

(14分)

小题1:4分)(1)体会、领会(2)爱好、特别喜欢(3)期望、希望(4)已经

小题1:(3分)B

小题1:(3分)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小题1:(4分)五柳先生率真随性,读书只为得到精神的快乐;他淡泊名利,不为功名利禄而读书。

默写题
材料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在中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诸子百家基于对人性、自然、社会及历史所作的不同的理论反省与思考,才提出各种不同的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方案和纲领的。而且,诸子百家思想学说的鲜明的多元特征与强烈的原创精神,对后来大一统王朝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这些思想家发展学术思想的共同宗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宗旨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秦汉以后,儒家思想获得了统治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直到明清之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与儒家思想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一些比较重要的代表人物,如汉代的董仲舒,宋代的二程和朱熹,明代的王守仁等等,贯穿这些思想家的一条主线,就是儒家思想学说日益走向哲理化的过程,宋明理学的出现标志着这一过程的完结。 ——《葛兆光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试从儒学自身角度分析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