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下面是关于“未知”的讨论:
甲:这个世界,有着太多的未知——未知的人、领域,未知的前程、命运……它们陌生神秘,莫测难解。明天,永远是未知的。
乙:昨天,有些东西也同样“未知”啊。“未知”,不等于“无知”,也不等于“不可知”。
丙:是的,“未知”二字,总令人充满好奇与期待。
丁:我恐惧“未知”。
戊:让我们将“未知”变为“已知”!
己:所有东西,一定要“知道”才有意思吗?
……
你对“未知”有着怎样的体验与感悟?请以此为内容,写一篇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
略
第一步:审明是何种类型的作文。很明显,属于隐话题作文。第二步:审出话题。关键词定位法。一共是六个人的发言,每一个人的发言都代表一种对“未知”的看法,我们只要从中选出自己能够、乐于接受的观点作为自己文章的立意就可以了。譬如,我们可以把“未知,总令人充满好奇与期待”作为自己文章的中心论点,简化它,这个论点也就成了“未知很重要,它总令人充满好奇与期待”。——
范文:未知产生美
所有事物,一定要“知道”才有意思吗?
无数红学家曾哀叹于曹雪芹《红楼梦》后四十回的遗失,有人甚至梦想着回到过去,回到清朝,乘坐着时间机器,去和曹雪芹喝杯酒,亲口问一问,荣国府后来怎么样了?黛玉是如何仙逝的?宝玉真的出家了吗?古代有印书商高鹗,硬给《红楼梦》续了个四十回的结尾;而今又有学者刘心武,批阅文献,呕心沥血,重新续写了《红楼梦》。我未曾有幸读过刘心武的续本,可我不禁想问:有了结局的《红楼梦》,还是《红楼梦》吗?
我过去曾痴迷于阅读《红楼梦》,原因之一就是它如此神秘,有着那么多的未知。我趴在案旁,一字一字地读黛玉和宝钗的诗文,胡乱猜着她们各自的结局。然而我又不敢一下子翻到后面,怕知道了最后荣国府一夜崩塌,也怕看见那最后的画面:“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白居易有诗说:“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这句诗用在《红楼梦》身上最好,它是那样时隐时现捉摸不定,似花还似非花,是雾却道无雾。这一切神秘,一切意趣,其实都源于它的一个特点,那就是结果永远未知,问题永远没有答案。
未知带来了神秘,而神秘又像一个黑洞一样,吸引了一切喜爱探索的人。没有结局的《红楼梦》,和断了手臂的维纳斯一样,因为未知,产生了绝世的美。假如那个法国农民挖出的维纳斯神像,完整地带着两只手臂,真不知道米洛斯的维纳斯还会不会是美的代名词,还会不会激起人们无尽的想象。
弗洛伊德说:“真正的美是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绝世之美往往是虚构的,而不是现实的。”抽象,才让人们不断猜测,昼夜思索,而未知,正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有一幅齐白石作的写意画,画的是一群雏鸡,围着争着往中间跑,你的耳边仿佛听到了叽叽喳喳的喧闹。这群雏鸡到底在争什么呢?答案没人知道,因为齐白石在中间什么也没有画,只留下一片空白。这么一“留白”,图画的意境迭出。中国的写意画告诉了你什么是美,真正的美是一小片留白,是无尽的未知。
美,是林黛玉含泪的眼,也是“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的诗句;美是维纳斯失去的手臂,也是画家有意留下的一片空白。虽然它们都是那么不可捉摸,可正是未知,产生了真正的美,永远地吸引着人们不猜想,去追寻。